返回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败   汉明[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年前,扬州府停战谈判时,那次与多尔衮的较量之后。



吴争一直在思考着,怎样才能最大发挥火枪兵的优势,以便在不利之时,也能正面对抗鞑子铁骑。



还别说,想得多了,有成效的好点子没有,歪点子却想出不少。



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对二卫将士进行一次实战训练,这才是吴争真正的用意,事实上,防线之后的河边,早已收集了不下百条渡船,哪有屁“背水一战”的可能性?



在吴争看来,就算身险绝境,也绝不学霸王的悲壮,这才是他的性格。



伴随着炒豆般连续的枪响,不可一世的铁骑,竟不断有落马者,数量虽然不多,但足以震撼人心。



刀枪不如的铁骑,竟一轮齐射就落马十几个,这已经占了此次佯攻铁骑的两成。



这一幕让敌人有些惊慌了。



难道是北伐军有秘密武器?



当然不是!



其实吴争这次战术的奥妙,就在防线的壕沟上。



将士们在挖壕沟时,将大量挖出的土石堆砌在壕沟向敌人的那一侧,挖出多少,就堆砌多少,然后在堆砌的土方上,留出一尺宽的射击垛口,就象城墙上的城垛一般。



这样,就形成了上中下三阶。



士兵们分成三个批次,壕沟中的站立、壕沟与土方之间的半跪、土方上的趴着射击,但形成的射击面,几乎是在同一个高度。



也就是说,几乎将三个射击体位,压缩到了一个半射击体位,这就间接造成了两倍的射击密集度。



当然,子弹的密集度,一样无法对铁骑进行有效的杀伤。



但,子弹的密集度可以对战马进行有效杀伤,准确地说,是对战马的腿朝廷射击。



这也是为什么将士要在五十步之内,才冒着敌人密集的箭矢进行阻击的原因。



五十步外的箭矢,可以射穿二分厚的实木板,但射不穿数尺后的土方。



哪怕是扬射的长弓,也无法射中靠壕沟、土方的北伐军将士。



但铁骑的马腿,是无法遮护的,这也是南宋军队抗击北族骑兵时,镰钩枪、地趟刀作用的变异。



火枪至少免去了让士兵主动投身于战马马蹄之下的凶险。



铁骑的速度比较慢,远不及游骑,第二轮枪响之后,又有不下十个铁骑落马,于是,剩下的敌骑,堪堪在土方之前二十步左右,向左右画出一道圆弧,撤退了。



铁骑后面的弓弩手,失去了铁骑的保护,也忙不迭地撤退。



但战斗并未结束,进入了下半场。



原本护住铁骑左右两翼的游骑,这里进入到了有效作战区域。



相较于铁蹄的缓慢、沉重,游骑可以跃过壕沟,也就是说,壕沟对轻骑起不到什么作用。



铁骑撤退之际,北伐军士兵迅速缩回壕沟、土方,开始装填,任凭着两路游骑轻易越过壕沟,突破第一道防线。



等敌骑越过之后,北伐军将士迅速转向,从敌骑背后进行射击。



骑兵的轻微缺陷,在这个时候被无限地放大了。



是人都知道,再厉害的骑兵,在急速冲刺之时,也无法迅速调转方向回身,特别是成群的骑兵,只能向左右划出一道圆弧调整方向,亦或者慢慢降速来调整方向,否则,必相互撞击、不战自溃了。



但往往野战中,被骑兵进攻的防守方,没有机会去抓住这个缺陷,被骑兵的冲撞势能,无形中掩盖了。



但吴争有备而战,刻意地抓住了这个缺陷,再利用土方、壕沟来放大这个缺陷。



于是,这二百轻骑,这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第一、第二两道防线,三轮齐射之后,两道防线之间,再没有一个还在马背上的敌人。



被全歼!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