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初到乌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环境的第一顿饭以荷叶粉蒸肉和清炒菱角开始,南方菜和北方菜大不相同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尤其菱角是冬月两辈子第一次吃到,更是觉得新鲜有趣。
店家说若是娘俩不着急走的话,再有半个多月才是吃菱角的最好季节,到时候集市上到处可见一堆堆水灵灵的鲜菱,大街小巷飘散着菱角的清香味儿,直接吃比水果还好吃呢,说着喉头咽了一下,似是咽下馋出的口水似的。超强的感染力让郭妈也跟着遗憾起来,让冬月不禁感叹这店家也是个妙人啊!
吃过饭都三点多了,主要是唠的太好了,过了饭点饭店不忙,店主看到外地人来嘉兴旅游更是起了谈兴,滔滔不绝和娘俩各种介绍本地特色。
“师傅,要是我们想去乌镇应该怎么走啊?”郭妈问店主,乌镇是娘俩在火车上就商量好要去的,因为冬月记得乌镇就在嘉兴附近,这回来了肯定要去看看没有商业化的乌镇到底有多美,就是不知道怎么去,现在这交通真是太不便利了。
“乌镇?是桐乡附近那个?应该得去桐乡转车吧,你们去那干嘛?”店主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
冬月突然想到也许现在的乌镇还没被开发,还没有后世那么有名,要说去乌镇旅游怕是很奇怪,忙接口奶声奶气道:“我妈妈说她的好朋友住在那,我的好朋友住在青市呢!”
郭妈听到女儿这么说也接着说:“我的发小嫁的人就是乌镇的,听说他们搬回老家了,这次来就想去看看能不能找到。”
店主听郭妈这么说才理解了,他就说谁没事去乌镇那小地方玩儿啊,一般都是走亲戚,“那你就去桐乡,那边肯定有到乌镇的车,而且桐乡的蚕丝被特别有名,好多外地人来买呢。”
谢过店主,两人沿着石板路往东一直走,据店主说走十几分钟就能到著名的五芳斋,郭妈和冬月一路散步走过去,体会和北方不同的景色也觉惬意的很。
五芳斋里面除了牵扯冬月非来不可的粽子外还有很多让人垂涎三尺的小吃,但是刚吃过饭的娘俩是如何也吃不下了,于是冬月点了所有自己感兴趣的小吃全部打包带走,肉粽、火腿粽、蛋黄粽、梅菜扣肉,再加上看当地人点的比较多的虾仁烧卖,油煎馄饨、酱鸭。
看着一样样打包出来的小吃,冬月觉得比自己吃到嘴里还高兴。怎么办,有了商业街之后冬月发现自己有了囤物癖,囤积各种特产和吃的,每次买完分门别类放到商业街里的固定地方,偶尔进去翻翻最近屯的东西觉得满足极了!
九十年代的嘉兴,既有老水乡的青砖清水,又有时代发展带来的水泥楼房,两种风格并存,有些违和却并不矛盾。
冬月喜欢拉着郭妈行走在老城区的弄堂当中,青石板路印记斑驳,往前是深深看不到头的巷子,不知幽伸到哪儿去。只是不能抬头往远看,会看到刚建不久的商业大厦,破坏了沉浸的遐想。但这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嘛,钢筋混凝土越来越多,楼盖的越来越高,几十年后若是再来,有些现在看到的不多的遗留也会不复存在,还是能欣赏的时候就多看几眼,长留心间吧。
在嘉兴逗留了几天,郭妈和冬月打算往乌镇去了,按打听来的坐上了开往桐乡的客车,一路上并没有饭店老板说的路两旁“白浪滚滚”的盛景,估计还是时候不对,菊花还没开呢。
到了桐乡留宿一晚,实在是白天各种购物没赶上去乌镇的车,一口气买了十床蚕丝被,以后留着慢慢盖呗,要不是郭妈拦着冬月还想买更多呢。又买了好些桐乡本地产胎菊和杭白菊,胎菊是杭白菊的上品,取没有开放的杭白□□特制而成,泡在水里并没有别的菊花花瓣丝丝舒展的漂亮,但是口味独特,清肝火的效果更好。
冬月前世在开花店的时候养成了喝花茶的习惯,对各种花茶都很有研究,但是后世由于环境变差,导致花茶的品质也大不如前,还有一个原因还是食品安全问题老调重弹,后世好多人为了让菊花卖相好、长期保存不变色用硫磺熏菊花,使得想买到纯天然无污染的好菊花更是难上加难。如今有了这个好机会还不赶快囤货等啥呢,其实商业街里有两家茶叶店呢,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花茶,冬月打算要么留着送人毕竟后世的礼盒漂亮的很,要么开个茶叶店都给卖了,从来没想过自己喝。既然已经回到过去了,还是要选择更无污染的东西入口呗。
买完东西跟人打听乌镇的事,大多数人的反应和嘉兴那有才的饭店老板一样,都奇怪外地人去那小地方干嘛啊!郭妈一律回应访友,有热心的人给郭妈指路,客车站就有到乌镇的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耳畔都是像唱歌般的吴侬软语,郭妈和冬月夹杂在这一车往乌镇去的本地人中自己都觉得格格不入,满耳听不大懂的方言让两人恍惚自己是在国外?没一会这两个强装镇定的“异类”就被发现了,附近坐着的一个阿姨冲两人说了句什么,郭妈冬月:呵呵呵。一个老大爷似是又重复了一遍阿姨的话,郭妈冬月依然:呵呵呵。好尴尬呀!
23.初到乌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