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监国太后(十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锦长长地叹了口气,她好像真的摊上大事了,阿弥佗佛观音大士各路神仙,哪个能指点她一下,她该怎么办?
……
之后的日子,平静的出乎意料,就在苏锦觉得大概是她一时会错意了,放下心来的时候——
时隔三月,第二张纸条到了。
——不日离开,勿念。
笔锋强劲有力,丝丝缕缕透着霸气,一如那人的性格。
苏锦不通书法,自己的字也只是一般,却也知道这字写得好,她欣赏了一会儿,又被字的内容吓到。
离开?
离开哪里?
一个皇帝……
一个还是未亲政的皇帝……
苏锦很无语,他就不怕回不来吗?
苏锦觉得她掌握了一个大秘密,因为都城没有任何关于皇帝离开的传言,早朝皇帝照常出席,太傅按时入宫和离开。
半分消息都没有。
苏锦甚至还趁着入宫见太后的时候与皇帝来了个偶遇,皇帝平静地将她叫起,然后带着人离开,苏锦惊讶地发现她也没发现异样。
她都快要以为传信给她的不是她想的那个人了。
苏锦没敢去问太后,毕竟皇家机密……好吧,苏锦是怕死。
有一句名言,无数前辈用血泪证实过它的正确性——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又是半月,苏锦收到一封信,终于安静了下来。
信上说他到了江南,江南富庶,文风昌盛,才子众多,他以游学的学子身份前去。
信厚厚的一沓,十几张,那人几乎要把没日做的事情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了上去,写江南的才子,有名的高楼,拜访的名家。
他并没有刻意的讨好,语言也不够诙谐有趣,可描写的很真实,苏锦看着看着,仿佛烟雨朦胧的旖旎江南就在眼前。
就这样,半月一封信,那人像真正游学的学子一样丈量河山,游遍各处。
苏锦终于忍不住了,她第一次在信尾添了几个字。
——不要再给我写信了。
信被搁在书案上,窗户大开,有风吹来,纸张一角被掀起,再落下时,莫名少了一页。
七日后苏锦再次收到了一张纸条,只有短短三个字——为什么?
少女侧脸精致漂亮,幽幽叹了口气,打扇的丫鬟担心道,“县主,可是还热?厨房里有新做的酸梅汤,奴婢去取。”
正值夏日,县主府的人都知道苏锦怕热。
苏锦摇头,“不用了。”
她不是热的,是心累,对一个七年没出都城的人大谈特谈江南美景,真不是故意的吗?
好吧,可能真不是故意的,毕竟不能指望一个古代人理解深闺女子的悲催,她们可能一生都没有出过离家十里的范围。
苏锦一个人进来书房,研墨,在悠悠墨香中静下心来,来到古代许久,时常出入宫廷,苏锦别的不知道,却很清楚的明白一个事实——皇权至上!
如果那人真的要娶她,完全可以直接下一道旨意,即使当他像是在讨好她的时候,苏锦也不能忘记他的身份。
她很清楚,他现在尊重她,没有直接下旨,一来可能是对她有好感,希望两情相悦,二来他忙,或者不想,短时间内不会成婚。
但这不代表她可以仗着他那不知道多少的好感为所欲为。
身份上的不对等,八成可能她是要嫁的,不管她到底喜不喜欢。
但苏锦还想试一试。
饱蘸浓墨,苏锦吐出一口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
——因为我会想去。
……
苏锦等了半月,夏日的热度依旧灼人无比,她的心底却无一丝焦躁,出乎意料的平静。
当熟悉的信封出现在书房的时候,苏锦却心跳如鼓。
到底还是在意的。
展开信,又是寥寥几字,却让苏锦心情大好。
——我派人去接你。
她弯唇浅笑,明眸皓齿,妍容多姿。
……
永昭十五年七月,皇帝大婚,立后安平县主。
永昭十六年十月,皇长子出生。
永昭十七年末,除夕大宴,封皇太子。
永昭十八年五月,泰山封禅,归来,太后还政于帝,帝改年号为建兴。
史载,太后谢氏,为建兴帝生母,摄政十八载,复兴大雍之功甚伟,后世冠以年号,尊称永昭太后。
16.监国太后(十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