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渡   大道清理计划[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晋元康元年,皇后贾南风乱政,祸乱朝纲,杀戮司马宗室。



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宗室诸王纷纷外逃。



终于在元康元年三月,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的发动下,晋朝内部爆发了一场巨大的动乱。



这场动乱以诛杀皇后贾南风及其党羽为目的,战火迅速烧遍了司州、豫州、冀州、兖州、雍州等地区。



此次战乱由司马氏宗室发起,主要指挥为司马玮、司马伦、司马越等八王。



这次大乱一直持续了十六年,最后除掉了贾南风,并由东海王司马越攫取了朝政大权。



在这一场动乱中,死亡人数约有五十万人,直接破坏了晋朝初期正在恢复中的中原力量。



经济破坏更是难以计数,晋朝对国家的掌控力度直接下降。



这一场动乱,被时人称之为‘八王之乱’。



然而八王之乱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更大、更加血腥的混乱即将到来。



在八王之乱还未结束的永兴元年,匈奴人刘渊背叛晋朝,自称为汉王,并上尊汉高祖刘邦与汉昭烈帝刘备。



永嘉二年,刘渊自立于平阳建国,国号为‘汉’。



永嘉三年夏,刘渊攻打壶关,因晋军贸然进军,导致在平原地区与刘渊遭遇,进军大败。



刘渊手下大将刘聪攻陷屯留、长子,一共斩获一万九千首级,上党太守庞淳交出壶关向刘渊投降。



永嘉三年秋八月,汉主刘渊一攻洛阳。



永嘉三年冬十月,汉主刘渊二攻洛阳,并围困洛阳城。



永嘉五年六月十一日,刘渊手下大将王弥、呼延晏攻克宣阳门,进入南宫,登上太极前殿,洛阳陷落。



永嘉六年,司马业在长安登基,改元建兴,定都长安。



建兴四年,汉将刘曜再度攻入关中,进而围困长安。



长安城中粮食匮乏,出现了同类相食的景象,死者过半。



同年十一月,长安城破,晋帝司马业出城投降,被俘虏至平阳,晋朝灭亡,自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到现在,晋国国祚仅五十一年。



建兴五年,司马业在平阳被杀,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国号仍为‘晋’。



但后面这个晋,不再是一个全国性的政权,而只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晋国。



在八王之乱,刘渊攻陷洛阳长安的同时,北方的五胡也纷纷自立建国。



于是自秦汉以来,首次胡人大举入侵中原开始了。



匈奴、鲜卑、羯、氐、羌建立政权,开始进攻中原。



于是历史上浩大的衣冠南渡开始了,由于五胡入侵中原,晋室在江南复国,无数的中原士绅、士大夫、庶民百姓开始往南方迁移。



而整个北方中原,则彻底沦为了胡人的跑马地。



那些来不及迁往南方的百姓,则纷纷画地而守,相互抱团以抵抗胡人的杀戮。



而被汉朝与曹魏经营了数百年的河西走廊,也庇护了来不及迁往南方的北方大部分的士绅、百姓。



于是无数的北方汉人,开始朝着河西走廊一带迁徙。



当时河西走廊有歌谣唱道:“秦中川,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原本富庶强大的八百里秦川,现在已经是尸骸遍地,胡马奔行。



原本繁荣壮丽的中原大地,无数的百姓正在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练。



晋室南迁,划江而守,开启了偏安一隅的时代。



...



就在天下大乱,到处都陷入血腥与杀戮中时,身处吴郡的太一观尚还显得有些平静。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