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7章 苏武有奇谋   昏君当道[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7章 苏武有奇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凉军在天水城修整了两天,晋国后勤运输线跟上来后,徐岩留下一万守军,带着剩下十二万部队,开始向陈仓进发。



赵国。



项翦率领二十万中央军,通过肤施为跳板,进入了赵国境内。



却没有遇上任何抵抗。



赵国并非没有足够的军队,只是分兵太散,要防备东边的东齐,还有防备北面的金国,以及从西而来的苏武。



又派了军队去攻打益州,还有一部分在魏国,准备埋伏从肤施而下的李信。



于赵国而言,暂时来说,利用赵国 西面开阔地,放弃部分边境,避其锋芒,集中兵力在腹地,以逸待劳,乃是最明智的选择。



再有,项翦也无法在赵国边缘立足,等到时机成熟,赵国从其余战场抽出手来。



再组织起反攻,哪怕是耗都要耗死晋国中央军,把失去的领土收回。



项翦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怎么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开阔地上,把二十万大军的价值发挥出来。



他这是混合重集团军团,有骑兵,有步甲兵,有弓弩兵,有特种军,有炮兵,有盾兵,有攻坚重武器。



不可能向凉军那样,冲就完事了。



指挥这样一支的军队,真的很难!



实践证明,这样的混合重集团军队,在没有机械化概念出现之前,只适合攻城拔寨,或者打阵地战,必须具备有效的目的性进攻,不适合野外机动作战,损耗太大了。



好在,目前这种损耗还能负担的起。



项翦为了获得足够的经验,也就不打算撤军,下令向邯郸方向开拔。



逼赵军接战,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当然,这种实践肯定要稳扎稳打,重点顾忌后方,一见苗头不对,脚底抹油就溜。



西面。



苏武坐在马背上,咬着笔头,四周都是沙丘,敌人就潜藏在附近,但是就是不打,一直跟他绕。



他想舍弃这些敌人也不行,他要是掉头,赵国边军马上冒出来,以小股的方式进行骚扰。



烦死人!



苏武却正是一个能甘心寂寞的人,他不止能甘心寂寞,还能一边打一边想战术。



若有灵感。



他便马上用纸记下来。



苏武最擅长的就是奇袭,专打神仙仗,若他忽然在地图上消失,那么敌人就得注意了,他下次冒出来的地方,肯定是敌人的心脏!



晋国第二次军制改革,增加了特种军,他便写下了论特种作战兵书,在中央研究。



现在,被赵军这般骚扰,他又有了灵感,在纸上写下三个字: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如果把特种作战和游击战结合起来,以小股兵力深入敌人腹地,进行破坏或骚扰行动,如此会给一场战争带来的什么样的变化?”



“如果优势在我方的时候,如何利用游击作战,达到最大的利益化?”



“是否游击作战一定要在战场上,能不能在战场之外干预战争,比如敌人的大后方的后方。”



“游击作战之需要数人,不需要给他们补给,游击作战的战斗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



“不对,游击作战的范围不一定是野外,如果是在城市,没有青纱帐做掩护,游击作战的士兵该如何隐藏自己,并完成任务?”



“游击作战士兵应该全能,那么这么说来,游击作战不就是特种作战吗?”



“还是不对,特种作战只限于小股兵力作战,游击作战能不能以营,或者是以军为单位?”



“放弃重集团军的正面接战,扩大战场范围,进行穿插,切割,包围,追击,阻击……”



苏武在马背上奋笔疾书,把脑子里想到的全部写下来,有什么写什么。



然后再重新整理。



这一刻起,苏武不再是漠北战神,而是军神,他开创了穿插式野战,特种作战,游击作战。



乃至于后世,都要尊称他为军神!



战术天花板!



“回营,召集所有将领到我帐篷来开会,我要分配之后一个星期内的作战任务。”苏武下令道。



为什么是七天?



因为单兵所携带的食物和水,最多就只能坚持七天,七天之后,军队就必须回来补给。



暂时还没有可能,在敌人腹地进行战斗补给!



会议开完。



所有将领都一头雾水,他们完全不明白苏武要干嘛,但是十分清楚自己要干嘛。



这个战场该多大?



这能行吗?



他们虽然怀疑,但军令如山,他们必须执行。



赵军那边也懵逼了。



“报,发现一支轻骑兵,大约三千人,往东去了。”



“报,正面发现有敌人活动。”



“报,发现一支重骑兵,大约三千人,往南去了。”



“报,又有一支步兵,往东去了。”



“……”



赵军将领拿着墨尺和笔,在地图上画着线,越画越糊涂,脑壳都晕了,把笔一摔。



“晋军这是干嘛,去这里干嘛?这里有人吗?”



“晋军这后勤完全断了,顶多只有七天的口粮,我们要不要搞一把。”



第567章 苏武有奇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