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四章 长安上元   我在六朝传道[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四章 长安上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在六朝传道正文卷第六百五十四章长安上元曹操甚至没有留一下李渔,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赶紧回去炼药吧。



不过李渔走到一半,已经听到大魏百姓里传出风声来,是朝廷要效仿大宋,开始消除黎山圣母的道场了。



这种事只要漏点风,效果是很显著的,民间已经悄悄开始拆毁黎山圣母神像,改换其他神像了。



李渔心中有数,这是因为自己治好曹操的头痛,这风声并不是凭空传出来的,明显是大魏有意为之。



心满意足李渔没有回汴梁,他转道来到大唐,服蜀国估计不难,只需要用不死药做交换就行;大明那边也有很大的情面,不过自己可能要出手,帮助他们铲除金陵的红楼。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大唐,大唐的态度,将会决定这场倒黎运动的成败。



这是李渔第一次挑战神,他没有退路,必须成功。



到了大唐,已经是岁末,这时候到处都热闹非凡。守岁、吃年夜饭,喝花椒酒,吃五辛盘,挂桃符,观赏驱傩舞,大年初一去“传座”,走亲访友,拜访邻居,这就是大唐的新春,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



路上没有什么行人,酒店也都关门了,李渔等人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上元节。



在大唐,上元节似乎比春节更加隆重一些。上元节是整个长安城的盛大节日,这一天要必有灯会,不但民间富有人家要制作彩灯,就连官府衙门也要制作彩灯与民同乐。



到夜里,李渔带着三妖来到长安城,今日朝廷特许解开宵禁,称为“放夜”,这三天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处处一片喜庆。



站在大街上,李渔也感受到了深深的人间烟火气,此时大街上,彩楼、彩坊不断,灯坊、灯楼、灯廊、灯棚连缀数里,不管百姓人家还是诸般商铺,亦或达官贵人家里,俱都是张灯结彩,就连各部各衙各司各监,都设了经棚、搭了彩坊。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舒服,像是长安、汴梁这样的大城,为什么让人流连,就是因为在这里大部分地方都是百姓的舞台,寻常百姓可以参与到很多活动中,活的有尊严。



在金陵,就没有这样的感觉。金陵或许更加繁华,有更多豪奢的宅院,聚集了更多的稀世珍宝,有更多的美女娇娥,但是都和普通百姓没关系。



李渔前几次来,或者是有要事缠身,或者是不敢露面,这还是他第一次感受长安。



“真好.这就是我们努力修炼化形的原因啊。”鸡老喃喃自语道。



人潮拥挤的朱雀大街上,开始放起烟火来,三怂也跟着人群一起大呼小叫,乐在其中。



李渔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处高楼的房顶,看着底下的这一幕。



他从风月宝鉴,拿出一壶酒来,灌了一口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坏了!”



李渔足下一点,跃下高楼,周围的人见惯了高手,也不以为意。



长安城中,能够飞檐走壁的不可胜数,不知道隐藏着多少高手。



他找到正在狂欢的三怂,道:“来,跟我走一趟。”



“又要去哪?”短背意犹未尽,对李渔打断他们,显得牢骚满腹。



李渔笑道:“带你们去一个更热闹的地方!”



“真的?”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皇陵,这里埋着刚刚下葬不久的李渊。



“这就是你的热闹?”短背不满地问道。



第六百五十四章 长安上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