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要死,女儿陪着你死,让母亲和弟弟他们活下去,总算每年的祭日还能有一株清香。”
黄大人做下的事情,足够一家砍好几次脑袋了,可李县丞不一样。
不过是从犯,官职最低的,如果李县丞自告,那么很大程度,死的只是他一个人,不会牵连到整个李家。
原本心中还有些摇摆不定的李大人,闻言真的跟着李捕快到了萧元祐的跟前。
这些日子,萧元祐似在辛夷的床榻前没离开,但对于外头的动向是一清二楚的。
黄大人虽然认罪认的快,可到底捉贼捉赃,要治黄大人的罪,那就要拿出证据来。
更何况,萧元祐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查处黄大人身后那个人是谁。
而黄夫人那里,本来要提出审问的,萧元祐想想,又按下了,只能更适合的时机将人带出来。
至于那些静坐的生,后来听说黄大人已经被抓,也知道三年前的舞弊案,没那么快的追根究底,整个事态慢慢的平静下来。
只等着水落石出的那天。
和县县衙后宅里,萧元祐端着一碗汤,劝辛夷,
“微微,再喝一口吧。”
辛夷坚定的摇头,眉头皱的丝丝的,声音枯哑,
“不了,五哥你总说是最后一口,可喝多了一会就要时不时的去净房。”
萧元祐不用出门,整副身心就都挂在辛夷的身上。
就是如厕这样的事情那都是亲力亲为。
可辛夷却有些其他的想法,她当然知道患难见真情是很可贵的。
可总会尴尬嘛!
一对男女,一对夫妻,就算是老夫老妻,如果做多这样的事情,那可真是一点美感都没有。
到时候美感消磨的干干干净净的,两人该如何的自处呢?
见辛夷怎么也不肯多吃一口,萧元祐也没法子,而是放下碗,用帕子擦了擦手。
“微微,我明日要审问黄夫人,关于那些疑问,我一定会问清楚的。”
辛夷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这会她还没办法行动自如,也就没办法去旁听审问。
不过在审问之前,萧元祐先结了生们告发的舞弊案。
黄大人府上的那位如夫人和小舅子那都是口硬的很,交代出了一位买题目的仆人。
只是,黄府早就被控制,萧元祐派人去将那买考题的仆人找到,却发现黄府上下根本就没那个仆人的影子。
再一问,这位仆人竟然早就已经逃之夭夭,甚至是黄大人自己放他出去的,还给了他一笔银两。
而萧元祐见如夫人不交代,于是就对如夫人用刑,可还没等他用刑,那位逃之夭夭的仆人又出现了。
他到了和县县衙自动投案。
那位买题的仆人交代,他离开不是逃跑,而是想要自己的老母亲给安置好。
黄家上下对他都很好,他根本就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主子。
他交代出如夫人和小舅子确实不知道考题的事情,而是他为了在主人面前邀功,暗中和燕郡的一位大人身边的贴身侍从搭上了线,买通那位侍从为他偷来考题。
而黄府这位下人交代出来的官员则是陈同知!
原本杨生查到的羊皮卷上就写着陈同知的名字,萧元祐自然是要去将陈同知身边的贴身侍从带过来。
没想到那位贴身侍从对于自己卖题目的事情供认不讳,不仅仅如此,他还交代自己怕从陈同知这边弄到的考题不够完整,从黄大人身边的一个侍从手里买了一些题目。
没想到拔出萝卜带出泥来。
这次,黄大人身边的随从是被控制范围内,很快就提审。
不过,这位随从却是没有承认自己从黄大人那里偷题目,只是,衙差却在这位随从的屋子里搜出了陈同知身边侍从给他的钱袋。
随从喊冤,说那确实是陈同知府上的侍从给他的,里头有十五两银子,但这个是因为有一次陈同知身边的侍从外出办事时,少了点钱财,帮忙遮掩了一下。
十五两银子,买了题目,听起来怎么都不是一个很真实的事情。
可是证据确凿,就是那随从再怎么狡辩也是无力回天了。
案子到了这里,怎么都有种脱了裤子放屁的感觉。
为何这些人要绕一个圈子呢?
就连黄大人的那位如夫人,她很受宠,甚至能够自由进出黄大人的房,就是衙门,那也是时常送东西过去的。
她想要点什么题目不可能?
连身份都已经帮着遮掩了,作为主考官,只要漏出一点点东西,就已经是足够的。
但目前查证下来,确实是如此。
说道陈同知,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陈同知原本是喊冤枉的。
他确实是给自己家的亲戚开了方便之门,可没和其他人一样把考题泄露出去。
陈同知原本是喊冤的,可又不得不将门打开,让衙差进来搜查。
没想到最后真的在那位侍从屋子里搜查到东西。
这个审讯结果,萧元祐自然是没办法对燕郡这些官员有什么处置的权利。
只是将所有的东西,用白话写的清楚明白,务必让皇帝老爷明白。
同时又请他督促吏部赶快派下人手来。
燕郡经过这一次事情,上到知府,下到知县小吏什么的,太多太多的空缺,这还是他没下狠手去查,去治理,否则,空缺的官员还要多。
到时候,整个燕郡的运作那就要停滞了。
京城里,皇帝老爷收到萧元祐的折子震怒之余,也是暗自头疼,头疼过后,又是灵光一闪,这样大的案子,被养子给一窝端了。
虽然说儿媳妇受了伤,可到底案子查清楚了。
考题,不论如何,都是从黄大人还是陈同知手中漏出去的,但是同时大家又有一个疑问,说起来黄大人和陈同知并不是微末小官,家中也是有恒产的,根本就不可能为了那么点银子葬送了前程。
只是,这事情已经闹起了学子们闹翻了天,联名上要强求朝廷严惩罚那些泄露考题的官员,不要让朝廷的科举成为一个笑话。
事情,是没办法也不可能轻轻揭过去了。
皇帝老爷一个五百里加急将回批的折子送到了萧元祐的手中。
同意萧元祐在折子中的所请,同时吏部已经派了官员出京,赶赴燕郡任职。
同时,皇帝老爷在折子的末尾用朱砂笔重重的写了几个字:
“案情重大,足以抵消一百个案子,带人回京,养伤!”
他怕萧元祐不回来,特意加了两个字“养伤。”
这就是鱼饵,不怕萧元祐这鱼不吃钩。
真是的,好好的京城不呆,一定要带着家眷去北地,要是在京城,儿媳妇哪里会受伤呢?
也不知道他的小金孙如何了。
皇帝老爷恨不能第二日天一亮就能见到萧元祐一家三口出现在皇城里。
且不说皇帝老爷的日思夜想。
这边辛夷的伤也终于好了起来。
萧元祐先是了解生们告舞弊的案子,最后才提审了黄夫人。
就是为了能够让辛夷在一边听!
17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