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掌眼   从1983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掌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马暗暗观察他的表情,继续道:“你这个也差不多,但我不敢确定。要不这样,我在文物商店认识个老先生,对竹刻很有研究,你要是有空,明儿过去瞧瞧?”



“呃……”



许非思量了片刻,笑道:“改天吧,反正不着急。”



马卫都见他没接茬,也当自己完全没说过,在小屋里转了转,道:“现在的人都奔着冰箱彩电去,玩古董的少,瞧你这意思,以前学过?”



“看过点杂书,略知皮毛。像汝、官、哥、钧、定,元青花、唐三彩、明清家具什么的,就知道有这回事,细究就不懂了,还得跟您学习。”



“哎,我也是初窥门径,一起进步,一起进步。”老马笑道。



如今已是九月末,《红楼梦》剧组出发,奔赴黄山太平湖拍摄第一场戏。



许非回归小四合院,没干别的,天天往外跑。清早起来先奔早市,有农民来卖菜卖货,经常顺带着家里的老物件。



然后就是信托商店,四九城的信托商店几乎转遍了,隔几天就去看看,有没有新货。其实他想进文物商店,但文物商店不对外出售,只有个内销部。



八十年代啊,收古董最特么爽了!



不怕买着假货,还没有古董市场呢,谁造假啊?就算有,也是古人仿前人,民国仿古人。但那也是古董,三瓜俩枣的价钱,买了不亏。



老马难得碰着同道中人,越聊越有兴致,不知不觉夜深了,索性到外面找了家小馆子。



个体户开的,味道尚可,许非还要了瓶酒,华灯牌特曲,厂家非常有名——牛栏山。



俩人吃吃喝喝,都有点微醺,许非便道:“今儿请您来,除了给我掌掌眼,还有个事儿想问问。



您是编辑,能挺熟悉的,就是现在办一本杂志,得过什么手续?”



“办杂志?”



马卫都眨眨眼,道:“手续不重要,名头最重要。什么是名头呢,就是主办单位,你是国字头的、省字头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什么协会、研究所、委员会都行,名头越大,越好处理,不然你连刊号都申请不下来。



怎么着,你想办杂志?”



“就了解一下,对这个挺有兴趣。”



许非敬了杯酒,看来跟后世的尿性差不多,都得看主办单位。



就像现在最火的几本杂志,《大众电视》是浙省广电办的,《大众电影》是中国电影协会办的,《健与美》是体育报业总社办的,《武林》是体委的人面儿……



俩人喝到快半夜才散了局,马卫都蹬着自行车,摇摇晃晃愣是不倒,自己回家去了。



许非走在僻静的胡同里,揉了揉鼻子,这半天经历可真够奇妙的!



就刚才那个笔筒,他敢用膝盖发誓,十有八九是真的。还特么问专家,专家跟谁一伙的?要碰着个不灵光的,人家一说,哎哟你这是假的,不过我文物商店收货,要不卖我得了……



都是套路。



老实说,许非对京圈这帮爷们儿不太感冒,但也得承认,人家确实有本事,影响力直接撸到了三十年后。



社会万象,人情复杂,如果因为对他们印象不好,就刻意不来往,那纯属装逼。所以还是要接触,只是心里得有个数。



京圈最排外,当然自己也没想着舔进去。他清楚京圈的价值,更清楚自己的价值,以后随着接触愈深,基本上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这是个中性词,不含贬义。现实生活中,除了父母亲人、至交好友,你认识的那帮家伙,也不过就这四个字,互相利用。



你有用到他的时候,他也有用到你的时候,客客气气,大家都挺好。



“还真够远的!”



许非挠了挠脖子,走的有点累,“看来得弄辆自行车了。”



第四十三章 掌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