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章三三九 佛宗大德,伽罗禅师   问仙[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三九 佛宗大德,伽罗禅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拥有不世之天资,意图道佛两宗兼修,走出前人未走之路,以道瞒天,以佛顺天,最终抵达彼岸,跳出三界外,不堕轮回中,从此超脱于红尘苦海六道众生之上,他要实现师父的遗愿,他自己更有一个震世骇俗的想法,他要佛道相通终成无上大道,在这个世间建立一个真正的极乐净土,真正实现当年梵音寺史上那位先祖大师所发下的「众生皆渡,方证菩提」之宏愿,为此,他愿不惜一切。



然而,他却没有成功。



他在静念禅院中枯坐数百余年,日日夜夜对着万千佛道两家真法,却始终找不出他所希望的那条路来,日升月落,岁月流转,他看到的始终只有绝望。



他在绝望中苦寻希望,然而找到的,终究还是绝望。



他一身惊人修为,也因为兼修佛道两家的真法相冲,而引发严重的后果,身心俱损到不可弥补的程度,几乎身死道消。



用了一生,换来了这样的结果,值得么?



于是他开始质疑,质疑自己,质疑师父,质疑他千万个日夜虔诚所向的佛,质疑那个留下般若禅意,留下伟大而渺小根本难以实现的宏愿,留下让后人参悟长生之妙遗训的那个先祖。



他的心乱了,他的信念动摇了,他跌跌撞撞走出禅院,对一直候着苦劝不已的燃苦、枯荣两位师弟恍如未见,对天悲啸,老泪纵横。



那一刻,他想到的不再是令他几欲疯狂的佛道两家万千法门,而是当年行走世间之时在西荒大泽偶遇的一位青袍男子。



那男子叫招摇无道,也是他雨中悟禅,佛心开悟后,唯一一个没有被他妙佛奥理所感化半点,甚至反被其嘲笑的人。



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明白,当时他与那人辩难不下,怒斥他沉沦魔道,劝其回头是岸之时,那个男子为何大笑一声,只问何谓魔道,便不再与他相辩,长笑而去。



何谓魔道?



心术不正,误入歧途者,为魔道。



心中痴著,执迷不悔者,亦为魔道。



当年那个雨夜,他走遍罗浮四百八十寺,自以为有悟。



却不知,从他飘然走下罗浮的那一刻,他已经入魔了。



当夜佛宗大德伽罗禅师,失魂落魄了整整一夜,白须陡长,面容枯槁,身心苍老到极点,随后他再一次走下罗浮大山,就此归隐不知所踪,遂渐被尘世遗忘。



人世沧桑,百年千年弹指而过,在如今世间的回忆中,还记得伽罗大师的名字,少之又少。



然而便是这极少部分老一辈中人眼中,当年那位如天上流星惊鸿一现又匆匆消失的伽罗大师身上仍然蒙着一层慈悲却又神秘的色彩,慈悲是因为他的所行所为,神秘则是因为无人知道他的身份来历,甚至到最后也只当他是一个长于尘世而不染的苦行僧,然而这样的一个本来籍籍无名的苦行僧,崛起却又过于惊世骇俗,光彩夺目的一生堪称传奇。



像昆仑、蜀山这样的名门正宗大派,自有如此绝世人物的记述,但也只是寥寥数笔,虽不详细,却极推崇,大意如此:



伽罗大师,来历不详,一生苦行觅道于世间,有大慈大德之悯人情怀,他某年某日于西方天妙真山大乘寺观雨而悟道,与妙山禅师辩难中拈花一笑,展现无上妙境,声名天下闻名。



其后某年,只身一人覆灭魔宗山门,过中不详。



后为昆仑奉为第一个佛门客卿,准其观半卷天书一夜。



后受蜀山所邀上山论道,其佛法精湛,于道一家同样别具慧心,语惊四座,当代宗主叹其能可悟世间所有法,特准其入剑斋观书一夜。



此后绝迹世间,再无踪影,可惜,可叹!



如此绝世的人物,天生其才,以前未曾出现过,也不知道以后可还会出现,吾编史于此,特写下此番憾言,留待后人——



“此身似历红尘海,一颗佛心乍时得,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



章三三九 佛宗大德,伽罗禅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