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三元魁首   诸天谍影[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三元魁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祯认为自己审核得正确无误。



以黄尚之才,状元绝对当之无愧,不能因为之前是省元,就故意增加难度。



反正榜之后,一甲中的二十人,卷子都会被公开,示以评判的公正。



这份试卷拿出去,任谁都挑不出个毛病来。



他将之交给另外一位宰相曾公亮,曾公亮仔细看了试卷后,并无异议,往前殿走去。



为一甲中人唱名的工作,要由宰相来完成。



头三名,为第一等。



第四名到第二十名,为第二等。



以上二等同属一甲,为进士及第。



第三等为二甲,进士出身。



至于第四、第五等,则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只有前二十的名字,是从宰相口中报出来的,这就是荣耀。



于是乎,当曾公亮朝着前殿走来时,每个考生又开始屏息凝神。



虽然进士已经到手,但谁又不希望自己能够名列前茅呢?



但其中一人却是怔住了。



韩忠彦。



怎么是曾公亮?



韩琦人呢?



韩琦和太子赵曙是从后殿离去,前殿的士子们并没有看到,韩忠彦眼巴巴地等着韩琦将那灌园小儿压下,没想到父亲直接不见了。



他出身相州韩氏,又是宰相长子,一群巴结的人一直在身边奉承,再好的家教也难免养成高傲的性子,本来是不屑向家长告状的。



但黄尚连中解元省元,如果殿试再得第一,那就一不可收拾了,未免将来为韩氏树下大敌,他才告诉了韩琦,自己对黄尚的不满以及状元楼中的冲突。



韩琦当时严词训斥了一顿,命他远离那些狂生,韩忠彦虽然低头挨训,但知道父亲已经记下了。



他笃定,黄尚中不了状元!



如果换成一个乾坤独断的皇帝,殿试完全是由皇帝说了算,朱笔一挥,想要让谁进一甲就进一甲,想要一甲中的谁当状元,谁就是状元。



但赵祯不是那种的皇帝。



赵祯的性格本来就偏软弱,当年他在后宫玩一龙二凤,第二天早朝精力不济,多打了几个哈欠,被言官抓到机会一顿喷,最后那两个美人,硬生生被逼得送入道观出家。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文官们一步步试探皇帝的底线,慢慢掌握话语权,久而久之,赵祯就变得越来越擅于聆听“意见”。



到了太子赵曙的确立,更代表着天子完全向以韩琦为的士大夫阶层妥协。



有鉴于此,区区一个状元,韩琦真要提出来,赵祯不会违逆。



但现在,韩琦不见了,曾公亮走出,扫视了一圈士子,开始唱名。



第一个名字,就令韩忠彦的一颗心,跌落到谷底。



“第一,黄裳,荆湖南路,永州人士。”



唰!



别说韩忠彦,殿中彻底静了下来。



每个人的目光都汇聚过去,士子们看着前方那道背影,其他人从各个角度打量这位丰神俊逸的士子。



所有的目光中,都带着由衷的羡慕



不止是状元!



这是连中三元!



解元!省元!状元!



三元魁!



彻彻底底的力压同科,天下第一,名载史册!



这一刻真正来临,黄尚亦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紧绷的弦放下,脸上露出喜色:“谢陛下恩!”



谢恩之后,黄尚退到一边。



但在他光芒的笼罩下,接下来的两位榜眼,都显得渺小了些,其他的更不用说。



曾公亮念完了前二十名,剩下的就由监考的翰林学士来念。



当一个个名字回荡在殿中,黄尚则感到一股股怒涛般的文气,由大宋四面八方,向着京城狂涌过来。



按理来说,他根本没有能力感应到整个大宋的文气动向,可此时此刻,那种感觉就是清晰无比。



八方汇聚,齐聚京城!



天下皆动!



连西夏、辽国等开办科举的国家都不例外!



这就是三元魁!



全天下的文气,为其所动,举手投足间,都能汇聚磅礴无量之力。



原本的主场,只有贡院、国子监、孔庙之类拜祭孔子的地方。



但现在,文气充塞天地,所至之处,都是主场。



可惜的是,这种加强不是永久的。



随着三元魁的热度降去,文气也会自行散去,恢复成原状。



哪怕对于个人而言,这段时间依旧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并不符合黄尚所需。



他要的是文曲星!



第六十七章 三元魁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