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以我之名   诸天谍影[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以我之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带着段延庆,押送这些降卒,火归寨!”



“将吐蕃集合兵力,入侵大理之事,告知邕州军事判官游师雄!”



“其他上命不用理会,等我回来!”



“是!”



黄尚下令,王舜臣领命,毫不拖泥带水,第一时间带着五百多禁军,往东而去。



返回大宋。



杨兴沈起一拍脑袋,十营禁军营救段延庆,结果损兵折将,第一批逃回去的不足千人,即便再加上这一批,也死伤过半。



死于大理的国土,真心不值得。



不过段延庆终究是带回去了。



这位大理太子,原本还坐着回到都城,马上登基为帝,整合各部的美梦,但吐蕃的压境,让他如梦初醒,决定跟着禁军去大宋,请求上国支援,助他复位。



对此黄尚不置可否,安排好了一切,才转向曲芸:“请姑娘详说!”



曲芸原以为开疆拓土四个字,能对眼前之人产生莫大诱惑,毕竟那代表着名留青史,无上荣耀,但“不想”两个字令她酝酿的一大通蛊惑之言戛然而止,甚至出了一身冷汗。



她再也不敢欺瞒:“数月之前,罗殿鬼主被害,各部攻伐,我南诏遗民本就不为各地所容,更加苦不堪言,才想借大理叛乱,割裂东部,为存身之处。如今吐蕃来袭,大理顾之不急,正可平灭罗殿,纳入大宋疆域内!”



“罗殿吗?”



黄尚倒是有些诧异。



他原本听曲芸自称南诏遗民,就觉得此女率领的五毒教,肯定和大理国势不两立。



大理国怎么来的?



就是段思平灭南诏末期割裂政权后建国的。



段思平历史上是有其人的,他的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只是当他长大时,南诏已经步入末朝,被三个政权瓜分把持,名存实亡。



段思平崛起,把这三个小国纷纷灭了,然后建国称帝,才有了大理。



如此一来,南诏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被段思平灭了国,南诏遗民与大理段氏自然有仇。



所以对于开疆拓土,黄尚一口回绝。



他收服此女,怎可能反被手下当枪使?



退一步说,没有其他利益瓜葛,灭国也只是明面上好听,收益才是关键。



为什么中国历朝历代,对于周围的小国小部,一直没有兴趣,不派大军灭国?



原因很简单,出兵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高过收益。



穷山恶水,资源贫瘠的地方,要来何用?



就好比大理。



大宋能不能灭大理?



当然能。



但灭了后,又能怎样呢?



生活在这里的,其实还是白族乌蛮,宋人是不愿意来这些偏僻地方的。



至于大理的矿产和马匹,也还是需要当地人开采驯养,如果得罪了当地土著,给你个阳奉阴违,依旧得傻眼。



历史上不久后将要生的河湟开边,就是最好的例子。



纵观北宋一朝,这是最大的开疆拓土行动。



拓土两千余里,收复汉唐旧疆,何等荣耀!



可真实的情况是,虽胜尤败。



原因关键在于,后续的进攻西夏功败垂成,单单是得了河湟之地,这就让保守派有话说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夺取周边民族大片空旷无人的土地,不过是臣子获得功绩的手段,对国家并没有好处!



不提立场,单看这话,对不对?



对!



河湟开边不仅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拓完毕后,当地吐蕃人的不断反抗,更使朝廷非常被动,被迫投入更多的兵力,去维护统治。



还有战马问题。



缺乏足够的战马,一直是困扰大宋的难题,而以游牧经济为主的吐蕃诸部则多出好马,双方展开茶马贸易。



但因河湟争夺交恶后,吐蕃少了茶叶,大宋少了战马,谁更亏?



这种种原因,导致后来金国在北边飞崛起,明知道是心腹大患,但那时的大宋,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和实力去遏制了,只能坐视其壮大,最终亡国。



综上所述,没能达成战略目的,单纯的开疆拓土,就只是名声上的好听,实际收益微乎其微。



大理是如此,罗殿亦是同理。



第二十章 以我之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