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二章 矩阵第一次立功   模拟:大国科技[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矩阵第一次立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冉冉大概是确实像跟叶舟好好吃顿饭表达一下谢意的,在她的心里,她能做出来的成果其实都是基于叶舟提供的新材料的平台,所以如果没办法让叶舟在成果上署名的话,那么总得通过其他方式表示表示。



但是她表达的方式确实有点儿尴尬。



不过叶舟也没有太在意,反正总要找人吃饭的,跟她聊聊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于是,  这顿午饭便在这样略显尴尬、但又包含着几分真诚的氛围下吃完了。



叶舟并没有把两人这次的短暂接触放在心上,回到办公室稍作休息后,他来到厂区的核心开发部门,跟几个小组成员打过招呼后,接入计算终端,准备开始他早就准备多时的工作。



终端屏幕亮起之后,  一个庞大的仿真模拟系统开始了加载。



矩阵。



这是他从巨龙之心的模拟剧情中获得的重要成果,也是能在未来的航发设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技术之一。



有了这个系统,  未来对于航空发动机的大部分试车工作都可以从现实搬入到虚拟中,甚至根本不用进行实际的生产,直接在系统中输入各個参数,就可以组装成一台完整的发动机,然后根据预设的条件进行试车模拟。



这是一种跨越时代的技术,如果能够全面使用起来的话,将会在本质上改变整个世界的航空工业格局。



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出这款软件的全部功能,叶舟还面临着两个重大的问题。



第一个,现有的通用计算机的算力远远不能支撑矩阵进行全模块模拟,最多只能在小范围、单一功能区进行模拟,它的功能发挥不超过5%。



其次,矩阵的模拟和计算依托于强人工智能,在没有强人工智能辅助的情况下,对于参数的调整只能凭借人工经验,分析速度极慢,效率也不高。



不过哪怕仅仅是现在这个“不高”的效率,  对叶舟也已经做够了。



他要做的本来就不是全模块的模拟,而是基于固有参数的微结构演变的定量模拟,  目标是搞清楚发动机中几个核心热部件在极端高温条件下的表现状态。



临时组建的小组成员看到叶舟之后已经纷纷为了过来,其中一人开口说道:



“叶工,之前从各个车间获取到的数据我们已经输入到了系统里,早上做了第一次的试运行,参数基本正确,下一步就要进行强度模拟了。”



“目前涉及的结构有哪些?”



叶舟开口问道。



“主要是涡轮扇叶翼尖、传轴向力长螺钉、高压涡轮转子、传扭套齿杆、涡轮导向器叶片这几个部分。”



“模拟内容设置好了吗?”



“设置好了,总共4个分析,温度、压力、静子叶片位置角度、滑油屑末和光谱。”



听到对方的话,叶舟思索了片刻,开口补充道:



“主轴方面加一个转速和震动分析,我们这是第一次用大规模的超塑成形工艺,性能还不稳定,温度和压力都不是问题,我担心的是在材料加工上的裕度过高会导致精度下降。”



“明白叶工,我马上设置。但是如果要增加这个内容的话,我们就得拿掉光谱分析了,要不然算力撑不住。”



“那就拿掉吧,这个测试难度相对来说比较低,  可以留给地面试车。”



“好的!”



简单回复之后,小组成员迅速进入到了参数设置的工作中,  一个小时之后,第一次模拟完成。



叶舟看着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的结果,眉头紧皱。



坏了。



字面意义上的坏了。



在最终的结果分析图上,叶舟本来最担心的传扭套齿杆没有出现问题,反而是涡轮扇叶翼尖出了问题。



按照仿真模拟中预设的条件,这批扇叶只工作了不到620个小时就发生了严重蠕变,在最后一次试车时,甚至转速刚刚达到额定标准,翼尖就直接被超音速下的强大离心力拉碎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矩阵第一次立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