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科技之神[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哪怕把焦距调到最远、把曝光积分时间拉到最长,还是剔除不掉干扰源。”



袁车子眼珠子一转,追问道:“那你有没有看懂对方在《东海大学学报》上最新发表的那篇观测试验方法的论文呢?”



“没太看懂……但我估计那里面没什么逆天的灵感。而且我觉得,如果那么简单的话,为什么别人没做到呢?”黄飞翔只能实话实说。



袁车子本来听了前半句,内心已经大怒,都想摔烟灰缸了。



可是听了后半句,让他冷静下来。



是啊,要是顾玩那么牛逼,为什么国内那么多老教授,别人没想到呢?



自己发博客质疑对方时,主要也是这个思路。



而且,官司输赢,其实不重要,因为这种官司,最多是名誉侵权,稍微赔点钱就好了。



哪怕登报道歉,有几个人会看到?无非是一些关注这个新闻的教授会看到。



而大众是不会看报纸上那些学者道歉声明的,看到了也直接翻过去就好了。



而他袁车子在乎的,本来就只是在大众当中的名声。



只要大众名声不臭,就一切好说,互联网传媒生意就能做下去。



至于在教授当中臭不臭,有什么关系?他早就已经臭了,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在互联网上,1个教授和1个平民,贡献的都是1个点击率,这是最民猪的,可教授哪有大众人多势众。



所以,官司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公众的解释。就算官司输了、在法庭上比证据时输了,只要在大众媒体上赢了,他就是赢了。



“小莫,小黄,你们做两手准备。一边给我安排应诉,一边想办法委托一个电视台或者其他媒体,公开辩论一下。小黄,尤其是你,要负责给我提供辩词素材。



就算官司最后输了,只要让听不懂的大众,相信‘这么多老教授说这个东西测不出来,你凭什么可以测出来’,把水搅浑,我们就不算输。”



袁车子赌的就是,大众根本听不懂双方的学术辩词。



大众只听得懂故事,听得懂“为什么最牛逼的教授都说过这玩意儿靠这么辣鸡的设备测不出来你,你却测出来了”。



“好的老板,我这就去安排。”



……



第二天,叶笛在律所就收到了对方的回函,表示要奉陪到底。



对方甚至还通过正规渠道声明放话,表示要公开辩论。



那就没说的了,起诉流程直接走起。



顾玩这边,一开始还有些懵逼:那个袁车子,何来的这种自信?他肯定是压根儿就看不懂论文,也请教不到顶级高手,才敢这样的吧?



还公开辩论?嫌丢人丢得不够大?



还是老妈叶笛火眼金睛,直接告诉他:“这个架势我早就看懂了,他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被学术圈和司法界压迫的悲情英雄。



他堵的是就算我们官司赢了、影响力也不会很大。而看电视上网的大众是听不懂你反驳时那些科学道理的。他们只听得懂‘多牛逼的教授都说做不到的事情,你做到了,那就肯定是造假’这样的论资排辈。



所以,官司你是赢定的,但舆论流量和名声则不一定。这时候,不能看你说的理论科学上是否牛逼,而要看你讲得够不够深入浅出、让文科生都听得懂。



在这一点上,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那个袁车子能数年来名声鹊起、博客近百万粉丝,说明人家一辈子钻研的不是学术,而是怎么让学术能被没文化的人听懂。



我们律师界有一句名言:无裁判,不辩论,所以我们最怕的就是跟无知群众讲话。这一点上,我帮不了你,你要自己想办法。”



顾玩听了,豁然开朗。



老妈只能帮他摆平有裁判的专业界人士。



而无知吃瓜大众,要他自己摆平。



这是两套截然不同的逻辑。



顾玩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磨一磨稿子,不求专业,只求深入浅出。



这个问题应该去请教那些搞传媒学的人,而不是搞法律的。



“问一下双叶在不在家吧,到她那儿蹭个午饭,顺便把论文拿出来,给李阿姨讲解一下,看看她能不能帮我加工一下。”



李阿姨是国家科学出版社的,做了十几年科普书籍的编辑,应该对于如何深入浅出说服小白比较有心得。



第34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