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   三国骑砍[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耕之后,汉军会有所行动,魏军也会有所行动,唯有孙权、刘封处于被动地位,以不变应万变。



汉军将发动局部战役,魏军也将发动局部战役,目标正是太原郡的匈奴五部。



太原郡的地形……怎么说呢,对匈奴五部而言如同一个大大的监牢。若匈奴五部敢作乱,几乎很难逃走出塞,仅仅一个雁门塞就能堵死他们北出之路。



匈奴北部安置在定襄郡阳曲县,这里有个赫赫有名的亭,叫做霍亭,即霍去病出塞时的歇脚地。



这里跟刘邦也有关系,据说解白狼山之围后,大军南撤经过这里时才终于放松警惕。原因就是这里南北一线,两边都是险峻山岭,这种地势下,汉军的车骑步兵根本不怕匈奴合围。



同时跟吕布也有关系,当年夏育、臧旻三路征鲜卑全军覆没时,五原、云中各郡的屯军只能后撤躲避鲜卑报复,吕布随父亲五原守将吕良后撤,被安置在阳曲驻屯。



内迁的匈奴五部有五部王庭,北部王庭就在阳曲县,开春时匈奴部族要么四散于山野中放牧,或耕种,或为汉豪强帮工。



自南匈奴开始,匈奴汉化深入,以至于如今匈奴王族改栾提氏为刘氏,贵族普遍开始汉化,学习耕种、纺织比比皆是。



而栾提氏……还有另一个音译,祁连氏。祁连山的祁连,匈奴王族以发源之处的祁连山为氏族名。



可以理解为赵城赵氏,韩城韩氏,秦邑秦氏。



匈奴王族更易栾提氏为刘氏,在这个姓、氏还算分明的年代里,也不算什么大事。



两汉魏晋之际,贵族、士族谱系传承明白,谁家什么姓、什么氏都是有根本可查的,很难冒篡。



不改姓,根据官职、爵位或经历更改氏,也算社会风潮所在。



每个人都想创造辉煌,让自己的辉煌烙印在子孙身上;所以马超重开赵氏,是符合潮流时尚的。



栾提氏改刘氏,就是这一环境下的产物,本姓不改,改了一个更光荣的氏而已。



他们也有资格改,南匈奴衰败直接因素就是当年夏育、臧旻、田晏三路讨伐鲜卑;当时的羌渠单于与匈奴中郎将臧旻一路,战败时羌渠单于重伤,王庭直属力量遭遇毁灭打击,引发匈奴国人普遍不满。



随后就是如火如荼的张举、张纯叛乱,羌渠单于派长子右贤王于夫罗率军协助汉军平叛。



匈奴国人劳苦于军役,另立单于攻杀羌渠,而于夫罗领兵在外始终无法回归匈奴,只能天天去求灵帝,请灵帝允许他回国。



结果于夫罗逗留雒阳时爆发了一轮又一轮政变,跑到河内又跟关东联军搅合到一起,可怜的一点匈奴义从部队在袁绍、张杨之间的战斗中被消磨干净。



于夫罗死在外面,留在匈奴内部的弟弟呼厨泉被拥立为单于;于夫罗的儿子刘豹成为匈奴左部的左部帅。



呼厨泉去邺城拜见曹操时,被曹操软禁,现在呼厨泉转移到洛阳。



匈奴五部除了刘氏王族担任部帅外,还设有五部司马,负责匈奴仆从兵役征发工作。



因呼厨泉被软禁留在洛阳,五部帅中就左部帅刘豹出身最高,故匈奴部族多有依附,有近两万户。



除左部外,余下四部加起来堪堪也就两万户出头。



其中安置于阳曲县的匈奴北部只有四千余户,这四千余户及他们的奴隶们合起来不过六千余户。



这六千余户能有多少动员力?



时间足够,顷族而出,能动员两万骑!



当幽并都督吴质率领万余精骑自雁门南下时,匈奴北部毫无反应时间,所有贵族被吴质擒捕,不做审问就以谋反罪斩首一切男丁。



从曹丕夺嫡争斗中胜出的吴质,见多了汉魏之际发生的清洗。



杀汉室旧臣、昔日朋友、同僚尚且不手软,更何况所谓的匈奴贵族?



建安年间的大瘟疫,并不会因为你是匈奴人就能放你一马。



现在的匈奴五部也处于严重衰落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可以视为引颈就戮。



徐晃没打出的长驱直入,吴质打了出来。



匈奴王族、贵族成批被杀,匈奴部族、匈奴别部即附属的杂胡、奴隶则被收编为奴隶。



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