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与乱   三国骑砍[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与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挡住这一击,打赢关中防守战,大魏朝廷除了开源节流生养休息增强国力外,也在积极策动外部形势,争取集合更多的力量,与汉军进行多面会战,以牵制、削弱汉军投入关中的兵力、物力。



好在孙权烧掉了汉军战船,吴军可以发挥战船优势侵扰荆州。



感谢孙权干的好事……于是曹丕将三国之间的官方、走私渠道关了。



畜力终究是生产力,少输出一点总是好的。



只要江东缺马,孙权又想要马……就能用马匹贸易指挥吴军袭扰荆州;如果现在让孙权保有一定数量的马匹,到时候就不好谈判了。



反正几千里贩卖到江东的马匹,水土不适应引发的死亡,实属正常现象。



只要孙权这里持续死马,又要买马,只要给出的数量高到一定地步,孙权肯定会发兵助战。



孙权该怎么办?除非放弃争夺天下的宣言,否则买马,建立骑兵部队就是孙权的日常工作。



不发展骑兵,难道用北伐的口号去争夺中原?



有好事,自然也有坏事……太尉贾诩日益病重,时日无多,曹丕派遣侍郎每日询问、关注贾诩的病况。



终于在一场秋雨后,曹丕换上一套灰黑色调的衣袍,乘车出宫向贾诩道别。



贾诩已服下了辽东人参,气色显得红润。



人参宝贵,几乎可以吊命。



只是辽东公孙氏骄横跋扈,始终不肯臣服,自然不会进贡。



幽州方面又对人参施行重税,索性公孙氏进行走私,魏军渤海又无水师,也没巡哨船,公孙氏可以直接向青州东莱郡进行海上运输、贸易。



人参这么倒了一圈,散布向洛阳、江都、建业等大都市,其价格已暴增不知多少倍。



上党郡本有人参,区别于辽东人参……这种经田信之口命名为党参的人参药效薄弱,并不受市场青睐。反而鱼目混珠,被卖到偏远地区当做辽参售卖。



人参价格暴涨,自然离不开炒作,根本原因还在田信身上。



田信虽不清楚人参药理作用,可大概知道这东西神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么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就迅速流传于天下。



也幸亏有人参,让贾诩拖延了许多时日。



现在的贾诩已经给河东贾氏联宗,贾诩的儿子贾穆与贾逵结成同宗兄弟关系,在吴质身边分别担任长史、护军。



如今贾诩身边只有另两个儿子,和五六个孙子陪伴。



作为大魏的魏寿乡侯,贾诩无疑是旗帜人物,是大魏精神的一份子。



他的倒下,曹丕尚难以接受,更别说其他官员、军民。



已经七十七岁的贾诩平静等待曹丕,原本伤感的曹丕,见了贾诩,立刻就紧绷神经,注意力高度集中,显得专注,不敢有丝毫松懈。



贾诩知道他的来意,讲道:“孙权乱世之人,自此人降世,遂有黄巾之祸。不可仓促征讨,留之,乃汉之心患,朝廷则能保有河北诸州。越三十年之后,汉人杰凋零,孙权老死,天下可定也。”



曹丕追问:“文和公,非三十年不可?”



“快则三十年可定,慢则五十年矣。陛下宜休养民力,二世、三世之后,天下自定。”



贾诩说罢闭上眼睛,曹丕皱眉:“那夏公呢?以夏公之能,国家得之,灭汉、吴,如反掌也。”



“夏公……夏公非人也,不可以凡夫论之。臣只恨不能面见夏公,以解心中迷惑。”



贾诩说着笑笑:“不见夏公也好,臣也乐得如此安宁。”



大概能理解贾诩的笑容,曹丕也露出笑容。



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与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