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5章 完美逻辑推演与早点死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完美逻辑推演与早点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2760年,这组不归者自巴纳德星系最边缘处的行星出发,到2950年时已前进到距离太阳系近160光年的遥远深空。



他们发现了一颗孤独的漂浮在宇宙中,不围绕任何恒星公转的小行星。



着陆后,探测器开始持续不断的收到呈明显规律的电磁波信号。



通过长达数年的研究,不归者发现那颗小行星竟是个悠久古老的岩石生命。



这岩石生命至少已有二十亿年的寿命。



岩石生命的意识孤独的诞生在融合部分金属的岩石结构中,以一种完全不符合地球人的认知逻辑,也完全不符合地球对生命的定义的方式存在着。



其主体意识并非碳基生命的大脑中构建的完整逻辑,它体内没有神经元和神经的存在。



但奇妙的是,组成这枚小行星的质子、中子,乃至于原子和分子的庞大结构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整体。



电子和离子游离其间,以缓慢的速度传递信息,并形成闭合循环,组成了一个与碳基生命相似,但却又截然不同的庞大慢速智慧。



碳基生命,尤其是人类,依靠带电离子的流动传递信息,依靠改变神经元细胞微管结构内的磷原子量子变化产生意识和贮存记忆。



岩石生命依靠规模更庞大,但反应速度更缓慢的低速化学反应传递信息,同样依靠其内部种类繁复的各种化合物中的量子坍塌变化产生意识与记忆。



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在分母无限大的偶然中,这颗小行星内的量子变化形成了规律,组合为一个整体。



它诞生的过程太偶然。



它没有同类。



哪怕宇宙中真有别的岩石生命,与它也并非同族。



通常情况下,它的思维速度很慢,人类的一生对他而言或许只是一次短暂的回忆。



它并不聪明,没有任何发明创造,甚至连文明等级都没有。



但它依然真正的“活着”。



它能不断的记忆和重复一些简单的信息。



信息在被它记忆下来后,又会随着它的“衰老”以缓慢的速度被遗忘。



当所有记忆都被遗忘时,就代表它已经“死”了。



当时寿命只剩十余年的二十余名不归者本没有机会读完它的讯息。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当人类接触到它时,它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它体内的引力效应开始生效,原本永不停滞的量子坍塌正因粒子沉降而逐渐停滞。



当一切陷入沉寂后,它将会变成颗真正的宇宙岩石,可能会在无数年后被某恒星或者行星捕捉。



作为见证了二十亿年岁月的孤独生命,它可能终究有些不甘。



同时也正因为量子态逐渐趋于沉降,反倒让它体内的小规模坍塌频率加快了无数倍。



它的思维变快了,开始能用一年的时间释放出一段长度大约半小时的影像信号。



电磁波信号是它想传达给人类的最后影像。



不归者们在陆续衰老死亡之前,最终破译了这段信息,那是段极度宏大的宇宙空间立体投影。



它给人类讲了一段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一场发生在百万年前的战争。



战争持续了数千年,交战双方时不时的消失又重现。



岩石生命的一生当然不只见识过这段视频中的景象,但更久远的事情它早已忘记。



并且,在它的意识中,自己“前半生”漫长的十九亿多年所经历的一切,只有无尽的孤独与绝对的无聊,直到生命的最后这一百万年,它眼前的一切才经历过这样波澜壮阔的变化。



这段持续数千年的见闻,是它心中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哪怕即将死亡,它也希望自己的财富能流传下去。



岩石生命将数千年时光压缩成了一段仅有半个小时的视频,给破译工作造成极大难度。



但不归者最终还是成功了。



交战双方正是迷族与复眼者。



当时复眼者的战舰并非如今的棱形结构,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型球体,数量正好一百万个。



复眼文明一开始就占据上风。



随着战争进程的深入,复眼文明的战舰形态逐渐改变,性能持续提高。



这代表迷族的科技正在被消化吸收。



最终,这场战争停止了。



岩石生命的记忆里再未爆发过一次同等烈度的对抗。



此时复眼文明的百万战舰已然全部转化为棱形结构。



一百万这个数量很微妙。



因为陈锋从战场情报里看到的,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棱形战舰的准确数量是999996个。



少了的四个,应该就是球型战舰的操控者,分别负责一个银河系九十度扇形区域的巡逻任务。



这既诡异又恐怖。



意味着百万年来,复眼入侵者的真实人数数量从未减少,也未增加。



这一点很可怕,说明复眼者找到了一种可能永生的方法。



陈锋大体能猜到是什么办法。



克隆并复制粘贴意识,再不断的养蛊以筛选新的人格主体。



目前人类无法做到意识转移,是因为人类大脑内的量子思维风暴过于复杂,但不代表复眼者做不到。



可能复眼者的思维相对简单呢?



另外,陈锋之所以说是“可能永生”,而不是确凿的永生。



那是因为克隆并复制粘贴意识,可能也会有一个次数的限制。



当超越某个次数后,即便身体还活着,思维也可能会走向坍塌,逐渐扭曲成另一种性格。



又或者直接意识崩溃,走向一种生理上的活着,心理上的彻底死亡。



比如现在的这一百万个复眼者与百万年前的那百万个复眼者,究竟还是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个人呢?



陈锋不知道,复眼者自己也未必知道。



那是属于宇宙的伦理,除非人类也能掌握完美的思维转移,否则是无法去体会的。



另外,陈锋得到的另一个重要信息,球型战舰在复眼文明中的巡逻舰定位,也同样出自这个百万与999996的数字差异。



这已是确凿无疑的答案了。



复眼者占领银河系后,应该是聚居在银心附近的某星系,然后将银河系划分为四片扇形区域,并由四艘巡逻舰,以每千年一个单程,每两千年一次往返的频率巡视。



大约巡逻舰每次回归时,都会换一组人。



人类的运气既好又坏,在太阳屏障抵达的同时,负责巡逻这片区域的球型战舰距离太阳系需要飞行五百年,起码给人类留了五百年的发展时间。



当然,这五百年也可能是复眼者故意留给人类的。



复眼者既然能吸收迷族的科技,当然也能吸收人类的科技、



某种意义上,太阳屏障也是复眼可以绝对安全的放任低级文明在笼子里发展,再在合适的时机将其完整剿灭并抹除痕迹重要手段。



第385章 完美逻辑推演与早点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