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太轻   大宋枭途[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太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穿越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中,钢铁、火药、玻璃算穿越客的三板斧了。



前两样暂且先不说,先只说玻璃。



其实,玻璃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古人发明了,约公元前三千七百多年以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制造出了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的玻璃器皿,约公元前一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制造出了无色玻璃,而到了现在的北宋时期,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商品玻璃,并且玻璃已经开始成为工业材料。



不过,这一时期的玻璃,都是较为简单的低温铅钡玻璃。



因为化学成分和烧成温度等原因,低温铅钡玻璃一遇到热水就炸,另外造价极其昂贵,因而根本无法用来做生活器皿。



因此,这一时期的玻璃只能局限于装饰品,而很少被用作饮食器具,更谈不上制作光学玻璃了。



不过——



虽说现在的玻璃工艺并不成熟,但因为商品需要,这一时期其实就已经出现了烧制玻璃的匠人。



蔡仍曾准备要开一个玻璃制造厂用以敛财,因此,曾招募过一些烧制玻璃的匠人。



后来,蔡仍得知自己的香皂大卖,就搁浅了开玻璃制造厂的念头。



可蔡仍虽然没有开玻璃制造厂,但也没有停止对玻璃的研发。



蔡仍这么做,首先自然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毕竟鸡蛋不能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是,其次,玻璃除了能帮蔡仍赚钱以外,也能给蔡仍带来其它实际的用处。



比如望远镜。



只要有了望远镜,不论是行军哨探,还是两军对垒,亦或是排兵布阵,都可以让军官的指挥如虎添翼,能料敌于先,从容应对,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玻璃这种东西,其实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而且,制造玻璃的原材料非常好找,哪怕是在宋朝。



石英砂:石英砂是石英石经破碎加工而成的石英颗粒,早在很久以前,古人就在开采使用了——它是陶瓷的重要原料,因此,只要找到烧制陶瓷的地方,就能找到石英砂。



石灰石:这个是砌墙刷墙的,很好找。



长石: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至于长啥样也别纠结了,它也是陶瓷的重要原料。



纯碱:也就是碳酸钠,又叫苏打、块碱、石碱、口碱,广泛应用于印染、制革、食用,古人也早就使用了。



接下来就是制造工艺。



配料,熔制,成形,退火。



这套程序,蔡仍至少看过上百遍。



就算蔡仍自己没有实践过,让那些烧制玻璃的匠人反复实验一段时间,也一定能烧制出来。



至于磨制玻璃,那更是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有高超的水晶打磨和抛光技术,且古代水晶制品一直都有生产,因此,当然不难找到专业的匠人。



总之一句话,在蔡仍的主持引导下,世界上第一批望远镜已经出现,并且已经武装到了金吾军的将士和踏白的手中。



而伴随望远镜一块诞生的,还有一样东西——眼镜。



……



数次尝试之后,蔡仍终于为梁师成调试好了合适的镜片。



别以外太监就不学无术,别以为奸臣就没有才学。



错!



至少梁师成就是一个例外。



此时,一直都有传说,苏轼远谪之时,将家中侍婢送与梁氏友人,不足月而生下梁师成。



梁师成也因此自称“苏轼出子”、“苏氏遗体”。



关键是,苏家人也没有否认过。



据说,梁师成顾及兄弟情谊,甚至对家中帐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而真正“坐实”梁师成是苏轼之子的还是,梁师成曾参加过科举考试,而且凭实力夺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



世人都说,梁师成如果不是苏轼之子,怎能考上进士?



事实上,苏轼的科考成绩并没有梁师成好——苏轼考上的是乙科,梁师成考上的甲科,二者之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只不过,苏轼的名气太大,世人便将梁师成自己的努力,转嫁到了苏轼的基因上。



其实——



梁师成能走到如今这一步,非常不容易,可以说他在背后下了无数苦功才成为现在的隐相。



而也正是因为梁师成下得苦功太多,进而导致梁师成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近视了,而且越来越严重,现在甚至都到了,三米开外雌雄同体,十米开外人畜不分。



套用明代的一首打油诗:



笑君双眼太稀奇,



子立身旁问谁是?



日透窗棂拿弹子,



月移花影拾柴枝。



因看画壁磨伤鼻,



为锁书箱夹着眉。



更有一般堪笑处,



吹灯烧破嘴唇皮。



这种什么都看不清的痛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么说吧,梁师成年轻的时候,酷爱读书,甚至都到了书不离手的地步,而现在,因为高度近视,他已经不能自己读书了,只能让书童读给他听。



所以,蔡仍刚一给梁师成展示了眼镜的神奇,梁师成就变得期待起来,当梁师成迫不及待的戴上蔡仍调试好的眼镜看清了这个他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看清的世界之后,沉稳老辣如梁师成,都不禁激动得冲梁秉聪喊道:“吾儿!吾儿快快过来,让为父看看你!”



梁秉聪听言,赶紧来到梁师成身边,道:“父亲大人,孩儿在!”



梁师成捧着梁秉聪的大饼脸道:“吾儿原来是这样的,嗯,像我年轻时的样子,真俊朗!”



一旁的蔡仍听言,顿时满脑袋黑线,心道:“就梁秉聪这样的,也能跟‘俊朗’沾边?”



等梁师成慢慢平复下来,终于体会到了有些头重脚轻之感和无法掌握距离之感,他忙问蔡仍:“贤侄啊,戴上这眼镜之后,我怎么感觉有些晕乎乎的,以后不会一直都这样吧?”



听闻梁师成管自己叫“贤侄”,蔡仍立即打蛇随棍上道:“阿叔不必担心,这是阿叔刚刚戴上眼镜还不习惯的缘故,等阿叔习惯了,就不会再有这些感觉了。”



梁师成高兴道:“好好好,不会一直有这样的感觉就好!”



其实,今天招待了那么多人之后,梁师成已经很累了,接见蔡仍,完全是看在梁秉聪的面子上,不想叫梁秉聪失了信义。



第五十二章 太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