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三章 功败垂成(求订阅!)   大宋枭途[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 功败垂成(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夜,郭药师率常胜军一千人作为先锋,赵鹤寿、高世宣、杨可世、杨可弼四名将领总共统兵五千作为主力从良乡向东疾驰而去奇袭燕京。



六千轻骑连夜从固安县城西秘密渡过卢沟河,然后绕道安次,于第二天半夜时分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燕京城东一个名叫三家店的村庄前。



在树林里休息一夜。



次日一早,郭药师派手下大将甄五臣和五十精兵组成一个突击队。



突击队员装成百姓模样,然后有的挑着菜筐,有的担着捆柴,有的挎着竹篮,他们或前或后,装作互不相识,跟着清晨进城运送柴草的马车一块混进了迎春门。



甄五臣看准时机,率领五十名突击队员突然暴起,与守门士兵展开血战。



付出了四十多死伤的惨烈代价,甄五臣他们夺下了迎春门。



侥幸活下来了的甄五臣,果断点燃信号弹。



郭药师见之,立即率队出发。



杨可世、高世宣、赵鹤寿、杨可弼等,也都不甘其后,各自率军快速向燕京城挺进。



六千宋军很快便在燕京城迎春门前集合完毕,然后就准备入城。



不过这时郭药师却向杨可世建议道:“咱们不能全都进城。”



杨可世不解:“为什么?”



郭药师回答说:“咱们应该留下一千军马埋伏在城外。一是,可以阻击萧干或耶律大石可能回城的援军。二是,万一咱们此行不顺利,退出时也可以有个接应。”



杨可世觉得郭药师言之有理,便问高世宣、杨可弼、赵鹤寿:“你们谁愿留在城外?”



高世宣、杨可弼、赵鹤寿三人都不吱声——很明显,他们谁都不愿意留下。



想想也是,这可是收复燕京第一功,谁愿意放弃这个大功?



杨可弼是杨可世的兄弟,不可能将他留下。



高世宣是杨可世的老搭档,也不可能将他留下。



最终只能将郭药师的部下赵鹤寿留下。



郭药师令常胜军七名将官各率二百骑兵迅速去抢占燕京的另外七座城门。



杨可世则将剩下的大军分为左右两路,杨可世和郭药师率领左路,高世宣和杨可弼率领右路,分头向位于燕京城西南方向的宫城进军——他们计划包围宫城,活捉萧普贤女。



宋军进城的消息不翼而飞,很快便人所共知。



有些胆大的居民,跑出家门,站在大街两侧看热闹。



有一个中年男子径直走到大街中间,伸开双臂拦住杨可世和郭药师,激动地说:“两位将军,我是一个汉民,名叫马贤良,王师入城,我们汉民全都欢欣鼓舞,为表敬意,特献诗一首:破虏将军晓入燕,满城和气接尧天。油然叆叇三千里,洗尽腥膻二百年。”



人群中顿时叫好响应,经久不息。



杨可世和郭药师面带微笑,向人们招手致意。



也有一些胆小的居民,藏在家里,关门堵窗,然后趴在门缝、窗缝上向外窥视。



契丹族和奚族居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深感忧虑,同时又不知该如何应对。



进城时,没碰到像样的抵抗,让宋军从杨可世、郭药师以下全都松懈下来,以至于不少饥饿的宋兵开始不守军纪,纷纷跑进路边的饭馆里大声嚷叫着:“老饭上菜上酒,快!”



饭店老板们赶紧小心伺候。



可有一家饭店老板拒不接待,而且还与宋兵发生冲突,最后被宋兵一刀杀死。



这个被宋军杀死的饭店老板,正是契丹人。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传遍了燕京城。



这件事激怒了契丹人,他们纷纷走上街头,阻拦、干扰宋军前进。



一时群情汹汹,好似干柴遇到了烈火一般,愈演愈烈。



杨可世一看这样下去不行,这将耽误军机,遂传下军令:凡是骚扰民居之兵,无论何人,一律就地正法;凡是阻挠宋军前进之人,无论何人,一律格杀勿论;整肃军纪,加速前进。



于是,诛戮万计,通衢流血。



因为宋军的暴行,契丹人和溪人自发的组织起来抵抗宋军——满大街的契丹人和奚人,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纷纷攘攘,潮水一般地朝宋军涌来。他们手握刀枪棍棒,与宋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燕京城的大街变成了战场,宋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尽管如此,杨可世还是派人回去报捷了。



不过——



杨可世报捷的对象,不是近在卢沟河的刘延庆,而是远在雄州的童贯。



经过浴血奋战,宋军终于冲破了契丹人的层层阻挠来到了皇城下。



燕京皇城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城墙高耸雉堞相连,十分坚固。



辽兵隐蔽在城墙上朝宋军连续射击,箭矢如雨,宋军根本无法靠前。



杨可世和郭药师先是给萧普贤女写了一封劝降信。



结果,萧普贤女不仅将劝降信撕了,还穿上戎装蹬上宣和门城楼上亲自抗击。



在萧普贤女亲自上阵下,辽军将士誓死抵抗。



在这期间,除了斗勇,萧普贤女还与宋军斗智——萧普贤女先答应投降,并提出无数可讨价还价的条件,使用缓兵之计拖延了很长时间。



等杨可世、郭药师反应过来,已经过去了大半天。



而宋军先是找能撞门的圆木找了很久,又听从李处温的弟弟李处能(就是那个跑去当和尚的家伙)的建议挖隧道挖了许久。



总之,宋军耽误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驻守在居庸关防备金吾军的耶律大石,获悉宋军已挺入燕京,大吃一惊,随即连忙集合三千骑兵迅速驰往燕京增援。



半路上,耶律大石下令:“所有将士统统脱掉军服上衣,有宋军衣服的换上,走在前面。”



居庸关距离燕京城仅有百里左右,黄昏时,耶律大石便率军来到了燕京西城门下。



耶律大石令人向城门楼高喊:“我们是大宋援军,快快打开城门!”



把守城门的宋兵见城外来了大队骑兵,以为真是援军来了,高高兴兴地打开了城门,并落下了吊桥。



其实,这也不全怨宋兵,因为,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刘光世带的援军早就该到了,所以守城门的宋兵才会把耶律大石带来的兵马当成刘光世派来的援军。



耶律大石一马当先带人冲入城中,然后辽军蜂拥而进,二百多名宋兵全部阵亡。



耶律大石令七名将官各率三百精兵,迅速夺取其余城门。



耶律大石要求他们直接砍断吊桥,彻底切断城内外联系,他要让宋军有来无回,要让他们全部葬身于燕京城里!



对于辽军已经入城一事,郭药师和杨可世等宋将毫不知晓,他们仍在皇城外组织力量攻城。



高世宣和杨可弼带领一群宋兵抬着一根大圆木正在用力撞击皇城的城门。



咚!



咚!



咚!



……



撞击声给皇城外的宋军以希望,给皇城内的辽军以恐惧。



辽兵躲在城门楼和城墙上居高临下拼命射箭。



嗖!



嗖!



嗖!



……



箭如雨下!



一群宋兵倒下,另一群宋兵立刻又冲了上去。



第二百八十三章 功败垂成(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