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二章 登基称帝?(求订阅!)   大宋枭途[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登基称帝?(求订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声音突然出现。



这个声音就是——蔡仍应该登基称帝了。



蔡仍觉得,自己只获得了燕云十六州外加一个台湾,实力弱小的可怜,没有资格称帝。



可蔡仍手下的人却不这么看。



要知道,当年完颜阿骨打手上只有弹丸之地、两万人马,就登基称帝建立丰国。



而耶律淳只占领燕地七州外加平滦营三州,数万人马而已,也称帝了。



如今,蔡仍坐拥燕云十六州和宝岛台湾,有精兵三十万,实力比完颜阿骨打和耶律淳称帝时强太多了,为什么不能称帝?



而且,蔡仍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一个小小的侯爵,已经不足以让蔡仍跟手下之人区分开了。



另外,蔡仍一直不称帝,蔡仍手下的人,也就不能跟着水涨船高。



这使得不少人都心痒痒。



关键的关键,蔡仍不称帝,始终都名不正言不顺,像呼延庆他们这些使臣出使大金时,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介绍他们自己。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管蔡仍愿不愿意,他登基的事,都已经愈演愈烈。



甚至,都有人开始议论国号了。



中国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又都以中国为通称。



简而言之就是,“中国”不能当作国号,只要入主中原,其国就算是中国。



蔡仍势力并没有入主中原,就更不能使用“中国”自称了。



而既然“中国”不能当作蔡仍势力的国号,那蔡仍势力势必得起一个国号吧?总不能一直用燕云来称呼吧?



讨论国号的声音一出现,不论是蔡仍势力的官吏,还是蔡仍势力的民众,都在群策群力。



有说以蔡仍出生地“吴”为国号。



有说以蔡仍发迹之地“魏”为国号。



还有说蔡仍可以不拘泥于从前,自己起一个国号。



总之,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此事议论到了这种程度,可见是众心所向。



以至于,蔡仍也不得不面对。



没办法,蔡仍只能将自己手下的一众文武聚集到一起,开门见山的问:“现在,都想让我登基称帝,你们怎么看?”



蔡仍话音一落,左企弓就出列道:“以侯爷如今之势,称帝是必然,侯爷当顺势而为。”



萧昂恨恨的看了抢先他一步的左企弓一眼,然后也出列道:“侯爷,今时今日,您再不称帝,何以号令天下?”



吴用随后出列,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侯爷,是您称帝的时候了。”



接下来,一连站出来了数百人,都在劝蔡仍登基称帝,大有劝进之意。



不过——



蔡仍并没有受这些人影响。



蔡仍看向李纲、李光、陈公辅等人,问道:“我当称帝吗?”



蔡仍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李纲、李光、陈公辅他们这一小撮人。



不用看,李纲、李光、陈公辅他们这些人也知道,看向他们的人,一个个必定目光不善,他们还知道,一旦他们反对蔡仍登基称帝,一定会被这些人孤立起来。



李纲、李光、陈公辅他们这些人,都是非常之人,他们其实不怕被别人孤立,也不乏提出不同意见的勇气。



可身为蔡仍这个势力的绝对高层,蔡仍的肱骨之臣,有些事,李纲、李光、陈公辅他们这些人是不能睁着眼睛否认的,否则他们可就辜负了一直以来一直信任、重用他们的蔡仍。



而这种信任和重用,是不可能一直都有的,如果李纲、李光、陈公辅他们真是太让蔡仍失望了,一定会有取代他们的人的。



对此,李纲、李光、陈公辅他们这些人心知肚明。



所以,听见蔡仍询问,李纲、李光、陈公辅他们这些人集体沉默了。



蔡仍见状,道:“你们不用有顾及,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很需要有智慧的不同的声音,这样,我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蔡仍推心置腹的又道:“其实,我并不想现在登基称帝,我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我想称大都督,你们觉得怎么样?”



见蔡仍说得如此诚恳,李纲、李光、陈公辅等人被蔡仍胸襟折服了,要知道,可不是谁都能禁住登基称帝的诱惑的,进而他们终于有所松动了。



李纲、李光、陈公辅等人相互看了看。



最后,李纲叹了口气,然后越众而出,道:“如今,以侯爷之势,称大都督,已经不合适了,它会限制侯爷您的发展。称帝……是一种选择,还有一种选择是……”



没等李纲将想说的话说出来,闾勍突然从殿外跑进来,说道:“侯爷,出大事了……”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登基称帝?(求订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