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六章:明印协定和皇明天朝体系(二)   日月永在[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明印协定和皇明天朝体系(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伏天,仿佛连风里都带着火一般,吹在人脸上的那一瞬便让人口干舌燥。



南京郊外那座人声鼎沸的足球场看台本就拥挤,赶上这般天气,那更是让人痛苦不堪。



不过哪个地方都有相对舒适的环境,这座球场的东看台就明显迥别于其他三处,诺大一个东看台上,只有寥寥几十个人,多余的坐席基本都被拆除,改建成了一处大平台,上面放满了桌椅条案,陈列着瓜果酒水。



这是专属于宗亲和武勋的小天地。



“射门,射门啊!”



扶着栏杆护手,李景隆在看台护栏后面跳脚叫喊,而后恨恨的一拍扶手:“真他娘的墨迹”



没能取得进球,让李景隆显然有些不开心,回到座位上后,连陪侍戏子送上的酒水都一把推开:“去,从冰鉴里取叠西瓜出来。”



侍女照做,起身走到平台的中间,那里摆放着几个巨大的冰鉴,内里层层隔开,放着各种的水果还有绿豆茶。



取出一叠西瓜走回到李景隆的身旁,侍女并没有第一时间奉送上,而是从桌子上取出一个小镊子,将瓜瓤上的籽粒挨个取下,然后拿起一把木制小刀切割下一块,用叉子叉起,送到李景隆嘴边,后者张嘴一口吞下吃的汁水迸射。



在李景隆的身旁,坐着的也无不是宗勋重臣,而紧挨着李景隆坐的,便是徐增寿。



徐增寿虽然是徐辉祖的弟弟,但俩人却压根不是一条心,究其原因还是那句老话‘嫡庶有别’。



大哥徐辉祖袭了父中山王徐达的魏国公爵,成为大明武勋第一人,而他徐增寿虽然早年也累功承荫的混到一品都督,但直到现在还是个伯。



一个伯,还是流爵。



将来自己死后,子子孙孙可就全成普通老百姓了。



徐增寿都不能想身后事,因为一想起来这脑袋都疼。



大明的爵位系统早被朱允炆改的大不如前,失去了爵俸定银和封地,但只要有爵位顶在脑袋上,那其一生都是有规划安顿的。



比如打小接受军事教育,从讲武堂到京营,而后进总参府深造,结束后下遣边疆知兵事从军伍,最后回转五军府任职当差。



妥妥的军事贵族世系。



那要是没有爵位怎么办?



那就是普通老百姓,该干啥干啥去。



徐增寿知道,自己只要一死,自己的几个孩子就要各谋生路活计了,指望自己大哥徐辉祖能拉一把?



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啊。



也因此,徐增寿每次看李景隆的时候,心里都止不住的艳羡不已。



论军功,自己怎么着都算是少年从军,甚至还跟着朱棣打过蒙古,征讨过阿鲁帖木儿。从漠北打到辽东,东西驰骋几千里。



怎么着都得比李景隆这个大草包厉害点吧?



凭什么人家就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国公爷,自己还在为膝下幼子的未来操心挂怀。



“武阳伯这是怎么了?”



李景隆一扭头就看到了徐增寿心情不高,便举起酒杯来:“今天咱们出来寻欢作乐,怎么苦着一张脸,可是有什么心事,说给为兄听听。”



“没事没事。”



徐增寿慌忙举起酒杯碰在李景隆的杯肚子之下,举头一饮而尽。



第四百三十六章:明印协定和皇明天朝体系(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