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三章:欢迎你,蒸汽!(三)   日月永在[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欢迎你,蒸汽!(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告诉内阁一声,这压根就不是商量。



而且皇帝的心情似乎很急迫,预留行程前的准备期只给了十五天。



仪仗、护卫、路线和备选路线沿道的安全、补给都要筹备妥当。



朱允炆一个人动,那就是数十万人一起动。



这绝不是一个小工程。



直到纪纲离开了许久,朱允炆还在拿着莫成这份奏本看的出神,不是还按压两下自己的太阳穴。



“蒸汽机,这就问世了?”



想想,咋老觉得不太现实呢。



不管是这些年搞出的火绳枪、炮弹引信的延时引爆技术还是什么水泥、炼钢、手摇水泵,即使实现了两百年甚至更高的跃迁,那在朱允炆的眼里都不算什么。



因为没有技术壁垒。



攻克某一个技术,或者说思维想法和实践行为恰好到了那一点上,就可以实现。



但蒸汽机不一样,不是去吹嘘这项技术有多么伟大,而是蒸汽机这项技术对于整个社会转型的重要性。



从人力生产变成机械力生产。



人力有时尽,怎么都不可能是机械的对手。



但是仔细想想,朱允炆也不觉得有什么太多难以接受的。



不管是纽科门还是瓦特,他们才多大的研发队伍,更别提支持力度了。



就算有国家支持,殖民前十个约翰牛的体量能给到的支持也不可能有此刻朱允炆给的大。



宽松的研发环境。不愁吃不愁喝,不会有人指手画脚,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困难结点进行一次次冲击,然后将失败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将成功的数据也记录下来,跟失败相对比,总结成理论。



舒适的生活环境。工部蒸汽研发司的工匠拿的都是顶薪,上到莫成这位四品官,下到普通技工,最差的一个也能有一年几十两的技术补贴,加上定薪,在物价平抑的南京城,活得不要太舒服。



没有生存压力,生活质量上佳,脑子里不用想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家庭琐事,也不被世俗羁绊,每天开开心心上班,休闲娱乐看看书,稍微努力的,愿意的话就再分一半精力在攻坚技术问题上就成。



取之不尽的资源。在蒸汽的研发过程中,十四年,需要什么,大明提供什么。



没有去南洋买、去阿拉伯买,再不行去抢!



要多少给多少。



要炼钢,全国各地取矿,你们挨个试,哪个有用用哪个。



没用的也给你们备着。



整个明联的资源是可怕的,人力也是可怕的。



光大明加上印度就是上亿人。



你就是要攀登珠峰看看有啥,都能拼一把试试。



在这种条件下,还用了十四年,甚至朱允炆还觉得有些慢了。



当然,这个过程是从无到有,最值钱的,不是蒸汽机,而是为了研发蒸汽机,突破技术壁垒,总结下来的无数经验。



也就是那些笑话大明的人奉为圭臬的理论!



这是最值钱的。



大明没有物理体系、没有化学体系。



现在几千号大明顶尖的工匠搞出了一套东方的物理、化学体系。



不一定全对,但起码留下了种子,按图索骥加上大明的支持,总没道理还比西方慢了吧。



资源的多寡决定科技的进步速度。



神枪手都是子弹堆出来的。



朱允炆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到山西,亲临现场的看一看!



第四百五十三章:欢迎你,蒸汽!(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