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四章:许姓内阁新政:经济刺激法案(一)   日月永在[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许姓内阁新政:经济刺激法案(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自行车大赛的结束,朱允炆算是做了一次直播带货,让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迅速就卖的火爆起来。



城内十几个车行一开售,连一天的光景都没有抗住,定价一千五百文的自行车就卖的一干二净。



整整三万辆。



在这个两文钱可以买一个大白面馒头的年代,一千五百文的购买力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五百块钱。



这是一个南京城任意家庭都能承受起的数字。



但是许不忌却仍旧不满足。



这位新上任的内阁首辅苦苦等了朱允炆几个月,也没有等到后者参加大朝会,他满肚子的新政计划也就因此没法上马,实在坐不住的后者干脆带着内阁和各部的主要官员离开文华殿,下跑到南京各地搞起了第一次内阁调研。



而许不忌调研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眼下销售最火爆的自行车厂,关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行车的指导售价。



“价格能不能继续下调,控制到五百文左右。”



在南京郊外,自行车厂的负责人差点都快哭了出来:“阁老,五百文这不是开玩笑呢吗,连成本都不够啊。”



五百文的售价,真就连成本都没达到,更别提赚头了。



“一辆自行车组装下来,需要六个工人在不同的生产线进行佩件生产拼装,原材料的花费工人的工钱,还有出售时,要给那些承销的商户留一部分利润空间出来。



如果定价五百,咱们厂家直接销售也需要租赁门面,这又要一笔租赁费,开商户卖车又需要招销售的伙计,又是一笔工钱。”



陪同着许不忌一道视察自行车厂的一众官员都没吭声,但大家都觉得许不忌这种提议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工人的工钱现在是多高。”



“一天五十文左右吧。”



五十文,也就是说一个月一两多银子,一年将近二十两了?



一个工人的收入趋近一名基层士兵的年饷(不加津贴),比起十余年前算得上翻了将近一倍。



做工总还是要比种地挣得多。



许不忌微微颔首,工人的收入增高是贴合国家下一步国策路线的,毕竟要为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做准备,而工人的收入高低就是首当其冲需要夯实的基础。



“你刚才说左右是个什么意思?”



陡然间,许不忌想起了方才回答话中的飘忽:“一天给多少钱还有浮动不成?”



“还不是工时制给闹得。”



厂家的负责人苦笑一声,见许不忌不太明白,便主动说起了原委。



“以前都是一天六个时辰给定额的钱,结果有的工人身子骨弱的就扛不住,缩短工时就势必要缩减工钱,那些年轻的身子骨壮的工人就不愿意,他们宁愿多做些工多挣点钱。



闹来闹去的没办法,厂里只好搞工时制,多劳多得,一个时辰给十文钱,干得多就赚的多。”



许不忌不在多说,大致了解一遍后便离开,今天他一整天的行程安排,就是跑遍整个南京的工厂。



自行车厂水泥厂日用品厂纺纱厂制衣厂钢铁厂。



各种各样的工厂跑完之后,许不忌紧跟着又跑到城内的各大商户调研商品价格。



从盐油酱醋到各种衣物,再到果蔬肉食几乎问了一遍。



最终这些数都被许不忌记了下来,拿回到了文华殿。



而一等回到文华殿,许不忌这心情就沉重了起来,说了如此一番话。



“现在看起来,别说各省地方的情况了,连南直隶脚下,百姓们的生活物价支出和收入都有悬差,咱们连起码的日用供给都无法做到全方面的保障,这显然是不行的,要想办法压低各种物资的价格。”



这种话从许不忌的嘴里说出来,列席参加阁部会议的一众官员们都差点没把桌子给掀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许姓内阁新政:经济刺激法案(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