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偏科生   我要做阁老[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偏科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外公和舅舅走后,徐言便正式跟着钱德洪求学。



在徐言之前,钱德洪已经收了五名学生。



从十岁出头刚刚开蒙的稚童到四十余岁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年龄跨度可谓极大。



徐言发现钱德洪教授他们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用因材施教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当然徐言眼下最需要提高的就是作八股文的水平,毕竟原先那个小子写文章的水平最多能算中等。他要想短期内获得突破,只能从破题思路行文逻辑上下功夫了。



而这当然需要高人指点。



经过徐言的一番暗示,钱德洪也算是明白了这个新晋学生的意思。



于是乎他出了一道题,准备摸摸徐言的底。



题目嘛很经典:百姓足,孰与不足。



这道题出自论语。说它经典嘛是因为一代名臣王鏊王济之作过一篇堪称范本的八股文。



只要是全一点的时文选集册子都会把这篇文章加进去。钱德洪理所当然的认为徐言也看过。



这照葫芦画瓢嘛虽说没什么新意,但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会太差。钱德洪的目的就是看徐言的基本功。



可惜...徐言真的没看过这篇文章啊!



他在后世是明史教授,虽说文史不分家,但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徐言虽然也会翻看一些八股文,但真的没有看过这篇王鏊的文章。至于他灵魂的宿主徐小郎君嘛自然也没看过,这也很符合他地主家傻儿子的伟岸形象。



但如今老师把题目都已经出了,便是硬着头皮也得上啊。



于是乎,徐小郎君在经过短暂的审题后开始书写人生中第一篇八股文。



至于作的怎么样嘛...那便可想而知了。



等到徐言把好不容易攒出来的文章交到老师手上时,钱德洪的脸色瞬时黑了。



不因为别的,徐言的字实在是太丑了!



且不去看这文章写得如何,光是这么丑的字就让钱德洪愤怒不已。



字可是读书人的脸面啊!



即便往功利的说,字也是加分项啊。



诚然为了防止徇私舞弊,本朝科举承前制行“糊名易书”之法,但也只是在乡试、会试、殿试这样等级的考试中设置弥封官、誊录官。像县试、府试、院试这样的小考是不糊名易书的。



在钱德洪看来,就凭这么烂的字,徐言在小三试就被刷掉了,根本撑不到乡试。



见老师脸色青一阵紫一阵,徐言一脸茫然,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



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他前世没怎么好好练过毛笔字,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却见钱德洪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过了良久在他觉得自己的情绪差不多稳定了,才敢硬着头皮去看徐言写的文章。



这一看嘛,就更气了...



这文章写的怎么如此...如此不堪!



钱德洪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如此有诗才的少年,写文章的水平会这么差。



这是严重的偏科啊!



一想到他一世英名却稀里糊涂收了这样一个学生,钱德洪只觉得哭笑不得。



......



......



ps:真诚的求一波推荐票啊,老坤还等着拿推荐票去给徐言买字帖练字呢~



第十七章 偏科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