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宁波第一才子之争   我要做阁老[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宁波第一才子之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言虽然心里很明白老师是为了他好,但多少有些无奈。



他来到大明后虽然也靠吟诗作词出了些风头,但对手基本都是张以年这种成色的,实在没有什么挑战性。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王者吊打青铜啊。



凡事就怕对比。



如今他面前的这位可不是等闲之辈。



沈明臣在明代诗坛地位之高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



要想抛出碾压他的诗作绝非易事。



不过都到这个份上了,徐言可没有打退堂鼓的理由。不然岂不是太对不起他的恩师钱老先生了?



徐言向前迈出一步,冲沈明臣拱了拱手,笑道:“沈公子这首诗作的极好。定海县徐言便试着对上一对。”



说罢开口吟道:



“苏小坟西是妾家,门前都种白莲花。



郎来好认当垆处,石上瑶琴覆落霞。”



沈明臣自然是极为懂诗的,听得徐言吟罢却是一愣。



口中喃喃念道:“郎来好认当垆处,石上瑶琴覆落霞。”



“徐小郎君这诗以妇人的视角来写,却是巧妙。”



“多谢沈公子夸奖。”



连沈明臣都夸赞有加,这诗质量自然是没问题。



在场众人纷纷夸赞起来。



“徐小郎君也是宁波人?这宁波才子也太多了吧。”



“这么看来,宁波读书人有后来追赶之势,追上绍兴也不是不可能。”



“嘿,你懂什么。徐小郎君那是绪山先生最近刚刚收的学生。钱老的学生能差吗?”



“原来如此,怪不得年纪轻轻有如此才华。”



自古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当场出现两个才子,还都是宁波人,自然有人想要看他们比出个高下来。



却见有人起哄道:“还请绪山先生再出一题,看看沈公子和徐小郎君谁诗才更强一些。”



“对,比试比试!”



众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弄得钱德洪也有些骑虎难下。



至于徐言也是暗暗懊恼。



这要真比下去,可是太过耗费储备了。



诗这东西可是作一首少一首,都做完了怎么办?



他转而看向老师,见钱德洪冲他点了点头,便咬牙道:“如此还请老师赐题。”



钱德洪捋着胡须笑道:“自古风流最少年,便以少年游为题吧。”



徐言做了个请的手势,邀请沈明臣先作。



其实这也是徐言的一个套路。



先作诗的人是有劣势的。毕竟有了样本容易被针对,而且后作诗给评客们留下的印象更深,更容易获得有利的地位。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两者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



若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种细微的影响根本可以忽视。



沈明臣微微颔首,闭上眼睛思忖片刻,随即吟道:



“宝马骄嘶引少年,青丝穿地铁连钱。



锦街十二春风起,吹得杨花满绣鞯。”



徐言心道真是个难缠的对手。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顾不及藏诗了。



他踱了数步,悠悠吟道:



“千金宝剑万金装,笑掷胡姬绿酒床。



醉跃紫骝呼侠客,春风吹入斗鸡场。”



两首诗作罢便有人比对了起来。



有说杨诗更挥洒自如的,也有说徐诗更豪气的。



但总体而言,徐言因为年纪的原因更显优势。



毕竟沈明臣比徐言大了十几岁,即便打成平手也脸上无光。



“再来比一首!”



“再比一首!”



在众人的“拱火”下,似乎沈明臣先耐不住性子了,率先吟道: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鸪声里雨如烟。”



徐言也不甘示弱,立即回应一首。



“阴阴桃李晚妆迟,万里桥头叫子规。



拜月归来人语静,金钗失在竹廊西。”



第五十七章 宁波第一才子之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