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8【一堆主事】   梦回大明春[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8【一堆主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舱内已经坐了好些个人,都是丽泽会成员,有已经当官的,也有还未中进士的。



比如张含,云南人,丽泽会创始元老,已经三十三岁了,正德二年就考中举人,直至现在还是一个举人。这厮家里不缺钱,常年在京城求学,颇有不中进士就不回乡的意思。



还有王廷表,也是云南人,杨慎五叔杨廷宣的学生。此人跟王渊同年中举,都是在昆明参加乡试,鹿鸣宴上还曾见过一面。



这里云南人挺多,杨士云也是云南大理的。此人是弘治十四年的云南解元,蹉跎至今都没中进士,他年龄比杨慎大得多,却拜入杨慎门下做其记名弟子。



“若虚兄,这位是曾屿,字东玉,四川泸州人,现为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杨慎介绍道。



王渊抱拳道:“久仰大名!”



咱们前面说过,杨慎虽然正德六年中试,却把正德三年进士视为同年。这个曾屿便是其中之一,很早就投靠杨家,几年时间便官至户部主事。



杨慎又介绍:“这位是刘大谟,字远夫,河南考城县人,现为户部广西司主事。”



“见过刘兄!”王渊笑道。



杨慎连续介绍几人,竟有五个户部主事,户部一共才十三司啊。



王渊此刻终于知道,朱厚照为啥让严嵩去当户部主事了。杨廷和做得太肆无忌惮,居然把一堆正德三年进士,提拔为户部清吏司主事,并且全是他儿子的朋友!



难怪户部尚书孙交隔三差五闹辞职,户部已经成了杨家的后花园。



朱厚照对此一清二楚,于是在几个月前,把王琼擢升为户部左侍郎。一旦孙交辞职,王琼必然升为户部尚书,反正不能让杨党将户部彻底吞掉。



不等杨慎继续介绍,王渊便抱拳说:“冯主事,好久不见!”



正是在朝会弹劾过王渊的冯驯,也是户部主事,杨党的第六个户部主事。



“王学士安好!”冯驯微笑道。



或许是因为江彬的原因,冯驯再没有弹劾过王渊,而是逮着江彬开火,户部主事做得像御史一样。



严格说来,严嵩也是杨廷和的门生,选庶吉士时曾经登门拜访过,严嵩跟杨慎的关系也不错。当然,那是正德初年的事情,杨家父子的门生故旧太多,早把多年不见的严嵩给彻底忘记。



除了六个户部主事,还有两个吏部主事,以及礼部、工部、刑部和兵部主事。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弘治十八年和正德三年的进士,因为依附杨廷和的缘故,几年时间便能够迅速升迁。



面对船上的一堆主事,王渊对杨廷和的朝堂势力,理解得更加清晰直观了。



“开船!”



杨慎一声令下,画舫驶离码头,今晚的清倌人也应声登场。



杨慎笑着对王渊说:“若虚可知,此位倌人,乃昨日新鲜出炉的元宵花魁!”



“原来如此,今日算见识了。”王渊笑道。



选青楼花魁这种事儿,是从弘治年间开始的,弘治朝以前的风气还没那么开放。



历史上,杨慎被流放到云南,你以为日子过得很苦吗?人家写过一本《江花品藻》,专门点评云南名妓,便是在云南喝花酒的杰作。只有黄峨才是真的苦,留在四川守几十年的活寡,还要帮杨慎侍奉父母、抚育子女。



明代这种点评名妓选花魁的著作,首推《莲台仙会品》和《燕都妓品》,前者点评南京名妓,后者点评北京名妓,不过现在都还没问世。



“咚咚咚咚!”



琵琶声响,京城花魁开始演奏了。



画舫的舷窗也全部打开,文人们可以一边听曲,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远处湖面的璀璨花灯。



而且船还是游动的,窗外景色不断变换,偶尔甚至能听到邻近画舫传来的歌声。



城里人真会玩!



(明日复明日,还是欠一更。)



208【一堆主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