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92【天津之行】   梦回大明春[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2【天津之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还好。”王渊点头说。



王渊在天津的工厂,纺织女工已超过五千人。另有数千男工,做着搬运等苦力活,还建起了五百人规模的护厂队。



护厂队是必须的,因为附近有倭寇出没。



倭寇经常去长芦盐场抢劫,工厂这边发展起来,也可能有小股倭寇流窜至此,反正必须提前准备着,顺便防一下本地的小偷和盗贼。



王渊指着客栈旁边的建筑,说道:“这家店生意不好啊,大白天都没几个人。”



常兴笑着解释:“此为妓馆,天津那边一个指挥使开的,到了晚上可热闹得很呢。”



王渊问道:“粮食不缺了吧?”



常兴说:“粮食倒是不缺,就是菜价贵得很,这边很多土地都不能种菜,只能从天津卫运过来。不过盐价便宜……嗯,您知道的。”



盐价便宜,是因为盐场那边的盐,运输时必须从工厂门口经过。



随便卸一船卖掉,够工厂吃好久呢,但这玩意儿没在盐课司报备,实质上属于官方盐场贩卖的走私盐。



这种脏事,不需工厂经手,自然有神通广大者,在码头设置贩盐的店面。



王渊来到厂里,场面热火朝天,纺织发出的机杼声无比悦耳。



王晹带人研发的大型织布机,实在太给力了,自家生产的棉纱根本不够,必须从附近的棉纱作坊采购补充。就这样都还供不应求,甚至要从百姓家中收购棉纱,现在天津家家户户都在纺纱。



也就是说,王渊开办的这个工厂,非但没有破坏传统家庭式的手工业,反而带动了家庭手工纺织(仅限天津)。



所生产的棉布,主要销往北直隶和山东,偶尔也间接拿些户部的单子。



户部要定期采购棉衣,运往北方边镇。自有棉衣商人,从王渊的工厂批量购买棉布,做成棉衣送到户部赚取暴利。



在工厂视察一圈,王渊问道:“在不影响工厂运转的情况下,你能拿出多少银子?”



常兴想了想说:“按照老爷的意思,工厂一直在扩产。去年底还修了厂房,又订做了三百台大型织布机,现在只能拿出五千两银子。”



“五千两,有点少啊,”王渊说,“全部搬船上去吧,我有急用。”



王渊自然是要做海贸,无论是造船买船,还是采购货物,都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既然工厂只能拿出五千两,那就去浙江空手套白狼呗。



朝廷没船,自家没船,可民间有的是船,而且是可以搞远洋运输的海船!



不但有船,还有炮!



据《福建通志》记载,正德五年,海盗杨昆仑攻打仙游县城,海商魏升协助知县守城,居然拿出一百多门佛郎机炮!



真他娘的胆大包天,做海商本来就犯法,还能私藏百余门火炮,而当地知县事后还不敢上报朝廷。



这样的海商,多多益善。



王渊勉为其难,可以代朝廷,接受海商的馈赠。



292【天津之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