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26【杨廷和的转变】   梦回大明春[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6【杨廷和的转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遵化铁厂的厂址,在明代一共变动三次,原因都是铁矿资源日渐枯竭。



如金位于白冶庄,也叫白冶城,即后世遵化铁厂镇附近。



白冶城,顾名思义,此地有城墙,而且还是石头城!



城不大,正方形,边长仅一里。但是,城墙高两丈、宽一丈,地基夯了九层灰土,这他娘就是一座坚固无比的城堡。



此城,专为保护铁厂而建,城内囤积钢铁、兵器和军队,百姓和工匠都只能住在城外。



城内守军头目,被王崇撸了个遍,暂时由豹房军官代管,铁厂头目也已经换了七七八八。



凌夏指着桌上的地图说:“咱们在京城太想当然了,铁路不可能修到铁厂,否则你我的孙子辈才能修成。”



王崇苦笑:“来到铁厂之后,只看那地形就知道,翻山越岭哪是那么好建的。”



凌夏在地图上一划:“从铁厂修一条铁路到白冶河,大概五六里路,钢铁装船走水路就能到蓟州。我们可再从蓟州修铁路,向西连接北京。如此,只需建造铁路百余里,里程较原计划缩短了三分之一。”



从遵化铁厂到蓟州,明代是可以直接水运的,后来因兴建水库和唐山大地震,河道才彻底给断了。



王崇点头道:“那还好。”



凌夏问道:“铁厂情况如何?”



“需要大量冶铁工匠,至少得调一万人过来。”王崇颇为头疼。



明代的铁厂,分官营和私营。



官营铁厂纯属计划经济,朱元璋规定,朝廷需要钢铁的时候,分配给各铁厂定额任务。朝廷不需要钢铁的时候,官营铁厂全部停工。



这导致没有大规模战事的年代,官营铁厂长期处于停工状态,如此发展到弘治年间,全国官营铁厂荒废得七七八八。



别怪朱元璋小家子气,因为当时的钢铁产量太恐怖了,全国官营铁厂年产量高达1847万斤(含生铁)。洪武二十五年开炉,三年时间冶炼钢铁3743万斤(含生铁),把官府的钢铁库房都给装满了,怎么可能一直生产下去?



就拿遵化铁厂来说?  北方最大的冶铁基地,冶铁工人仅有二千五百余?  经常每年歇工好几个月。而广东的佛山镇?  冶铁工人多达三万人,而且日夜不停开工?  民营企业的活力远高于官营。



更可恶的是,遵化铁厂大量使用罪犯炒炼钢铁?  动辄毒打虐待?  炼出来的钢铁质量堪忧?  而且冶铁工人死亡率非常高。



朝廷要求严格的冶炼任务,他们使用木炭冶炼。朝廷要求不高的时候,他们就用煤炭糊弄。还有一些权贵上下其手,让工人为自己干私活?  大量冶炼熟铁偷偷私卖。



王崇说道:“一里(559.8米)铁路?  耗费钢铁至少四五万斤,以遵化铁厂历年的产量,一年炼出的熟铁也就修七八里路。所以,我还要一万冶铁工匠?  还要一万矿工和五千烧炭工。这里的炼铁炉不用改,炒出的熟铁用于铁路部件。再新建三十座炼钢炉?  全部使用老师的坩埚炼钢法浇铸钢轨。”



凌夏惊道:“你一张口就要两三万人?且不说,能不能把人数凑够,那得需要多少银子和口粮啊。”



“不如此,一条铁路就得修到猴年马月去。”王崇也是没有办法。



王崇一封书信发到北京,王渊跑去好山园见皇帝,国家机器立即就运转起来:



南直隶调3000冶铁匠,广东调3000冶铁匠,浙江调2000冶铁匠,福建调2000冶铁匠,立即坐船到天津登陆,再走蓟运河直抵蓟州,再走白冶河前往铁厂。全程水路,一两个月就能到。



江西调5000矿工,湖广调5000矿工,走长江和大运河北上,到天津之后转走蓟运河。



烧炭工各省摊派,反正火速发往遵化。



沿途地方官府,必须提供食宿,不好好招待的,会被记在皇帝的小本本上。



南洋剩下的几批粮食,不用运去京城,直接由蓟运河转运去蓟州,用来作为矿工、烧炭工、冶铁匠和铁道工的口粮。



同时,内库调拨银子三十万两,用于采买各种物资,粮食不够了也去采买。从北美淘来的金沙还有很多,从印加帝国弄来的金银,去年冬天也解入内承运库,朱厚照现在有的是钱,大明皇帝从没有如此富裕过。



这一系列命令,闹出的动静非常大,引来朝廷和地方的共同反对。



526【杨廷和的转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