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6章 乾圣爷微服私访记(第一更,求订阅)   这个大明太凶猛[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6章 乾圣爷微服私访记(第一更,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传阅人头!



非但在奉天殿前传阅,甚至最后大家伙看完了。陈昌言被砍下的脑袋,还被在六部衙门传阅,要求六部的文官,都必须看一眼那个脑袋。而且必和要睁大眼睛看十秒!



你不敢看?



不敢睁眼?



没事儿会有人帮你把眼睛睁开,让你在那看足了十秒钟。



怎么样,这皇帝够昏庸吧。



这件事儿传出去,在世人心中这个皇帝绝对的昏庸无道。



可是你还别说,大家伙儿还真不敢说。至少不敢当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什么不敢?



有时候所谓的忠臣孝子,那绝对是棍棒底下才会出来的。



在崇祯朝的时候,大明朝的文官不也是一个个忠臣孝子吗?可是他们一个个又干了什么事儿?



不错,他们之中确实有忠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干的真不是人事。大明朝就是葬送在他们的手里。



搁在乾圣爷这,可还真不怕他们一个个在嘴上说着自己的忠义,你想放嘴炮?



成!



就到另一边去放吧。把脑袋留在这儿就可以了。



你觉得冤?



陈昌言死的冤吗?



冤!



可大明的天下冤吗?



满清入关后被屠杀的亿万百姓冤吗?



华夏民族从此永堕黑暗冤吗?



找谁说理去?



也就是从这天起,文官禁谈兵事,就成了乾圣朝的铁律。当然阁臣除外。



至于陈昌言个人……



冤不冤还真不好说。



但在另一世界,这位南直隶学政直接降了清,官任原职,视学江南,慧眼识才,称知人。



史书上说这么寥寥数笔。



不过他侄子倒是有名的很——就是所谓“贤相”陈廷敬,就是那位在清初时就参加考举,考中进士的那位,搁这位“贤相”的眼里,恐怕真没有大明,没有华夏。



人家“黄城相府”可是得意洋洋的说着什么“进士九出,翰林六鸣。”,人家赴考满清的科举时,可真没想过什么“世受皇恩”。



哦,对了,作为惩戒,陈氏一门被禁止参加科考了,这会还叫做陈敬的陈廷敬,肯定是做不了大清国的“贤相”了。



不诛九族,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当然,这也是警告,警告他们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过去那种只管喷,不需负责的喷子搁乾圣朝,别说存在了空间,就连容忍的空间都没有了。



当然,这也成了陛下专独、阻碍言路的佐证。



陛下是暴君!



是昏君!



不知多少人这么说,可却没有几个人敢大声说出来,为啥?那血淋淋的脑袋,可是在那边悬着呢。君想让别人欣赏你的脑袋不?



不想?



那就闭嘴!



阻塞言路,那怎么样。



咱乾圣皇爷压根就不在乎什么言路,在一百多个官员被摘了乌纱,贬为平民,灰溜溜的离开南京时,很久没有离开过南京的朱国强,也离开了南京。



微服出巡,怎么着也得给后世的娱乐圈留点素材不是。



大运河,



一艘桨帆船在河中航行着,这种桨帆船是大明的造船工程师在多桨船的基础上借鉴威尼斯桨帆船设计的多浆帆船,因为其航速快、载货多,在内陆的江河湖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暮色笼罩着的运河上显得分外的宁静。清风徐来,让人格外舒畅。



伴着杳渺悠长的丝竹声,躺坐在椅上的朱国强,半闭着眼睛,听着李香君与李贞丽两人弹奏的曲乐。舱室里不时传来了女子清脆的欢笑声。在夜色笼罩下船上气氛隐隐带来歌舞升平的盛世气息。



在李贞丽她们的歌舞中,朱国强不禁有些醉了,目光时而会落在她妖娆的身段上。渐渐地几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不知时辰几何,反正夜已深。



第706章 乾圣爷微服私访记(第一更,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