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2 元年始   如意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52 元年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意事正文卷652元年始此举于朝堂内外引起了轰动。



轰动之下,诸声各异,不乏反对与分歧。



甚至有不知情者,在讨要质问翎山行宫内皇帝崩猝的真相,言辞间待燕王仍多有敌意。



两日后,太子召文武百官于金銮殿内议事。在解首辅等人的陪同之下,于殿中亲自宣读了一则定罪书——



其上罗列庆明帝之罪行,大大小小近百条之多。



然而最使人震惊的还当是被摆在最前面的那条骇人听闻的重罪——



谋权弑君!



屡屡诬害手足,为此不惜以太子之性命安危相换!



杀弟妻胞妹……



甚至还有谋害生母之嫌!



在这些罪名当前,已不必提那一条条于政事之上的过失了!



除此之外,太子又亲口还原了当日于翎山行宫内的事变经过。



包括方才已罗列于那定罪书之上的下令射杀储君、长公主与众大臣之实。



在场官员中,多的是不知内情者,当下听闻这些细节,无不惊骇至极。



而当此时,忽有内侍来禀,道是半个时辰之前,掌印大太监李吉已然自缢而亡!



除了这个消息之外,内侍还捧来了李吉临去前留下的亲笔供词,其上所书,皆是生平之过——可纵是己过,掌印大太监是为何人驱使办事,又哪里还须赘述?



此时,文武百官再看向太子手中的那则定罪书,先前那些反对之音已然尽数消匿。



此定罪书一出,无疑在指向一个结果——昭告天下,废黜天子!



这些罪名单拎一个出来,皆是无可饶恕的大过。



更何况还有先皇的遗诏在此……



而既要废其帝位,后事丧仪自然也不可能再以帝王规制来办。



如此之下,停灵于荣王府中,实乃合乎礼制之举。



自古以来,废帝之事虽不常见却也并非没有,甚至不乏废天子为庶民之先例……



相较而论,就凭庆明帝生前所为,仍保留其亲王之位,已是给足了体面。



但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体面并非是给死了的人的,而是给大庆,给谢氏,甚至是给燕王——



许明意听闻了此事,也不禁轻一点头。



此番内阁众人对此事分寸的把握,可谓果决干脆且恰到好处。



轻一分太轻。



重一分则太重——



当然,这个“重”字是于大局而言,若抛开大局不提,怎样的处置对那作恶者而言皆是罪有应得,只会轻而不会重。



当下时局尚且趋于动荡,如此处置,既可平息诸人之怒,亦不至于给“后来之人”留下行事过苛之恶名。



而无论如何,将其罪行公诸于世,及废黜帝位之举,到底也还是解气的。



这也算是“物归原位”了。



算计了一辈子,到了最后却还是一场空,越看重什么越得不到什么,甚至连死后的虚名也未能保得住——若当真人死后有知的话,她估摸着对方的棺材板怕是都要压不住了。



定罪书公诸于众之后,于一片震动喧嚣乃至唾骂声中,废帝——荣王的丧仪很快便料理完备了。



又因有多名官员上书称其在世之时多番行劳民伤财之举,本就一切从简的丧事,因此便再又被削减了大半,比之寻常郡王尚且不如。



其丧事已毕,议论唾骂声却未曾减弱,反而愈高。



曾经高高在上,无人敢触其威严的帝王,如今成了人人皆可踩上几脚骂上几句的千古罪人。



除却京中之外,这一桩桩消息也已飞快地传往了各处。



而纵然再如何罪大恶极,触天下人之大怒,可到底人已经死了,一切皆如尘落,已然归土。



当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或明或暗地放在了另一件大事之上——



这件大事,才是眼下最实际之事,它关乎着真正的天下大局利弊。



……



这一日,连日阴云散去,天色一派清朗。



太子——现在或该称其为荣郡王,其父已被废黜,帝王不再是帝王,储君便也不再是储君。



是以,荣郡王随同解首辅、江太傅、明御史等一行近二十名大臣,登了燕王府的大门。



解首辅为首,手捧先皇遗诏,请燕王殿下奉旨登基,主持朝政大局。



奉旨二字是谓关键。



此行前来相请,为得便是一个名正言顺。



燕王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过程,此乃其应得之物。



大庆需要一位名正言顺的新帝,用以安稳各方人心。



他们身为臣子,除却各人名节不谈,亦肩负大庆朝堂颜面荣辱与风骨,自然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迎立新帝的理由。



而当下,这一切的名正言顺,皆在此相遇了。



毋庸置疑,这便是最好的时机。



在最好的时机,行该行之事,是谓理所应当。



燕王府,前厅内,燕王缓缓起身,看着跪身请命的众大臣,抬手施礼,言辞简短,声音清晰有力——



“愿不负先皇与诸位所托。”



此言出,众人再度跪拜。



齐声高呼:“臣等必当竭力辅佐新帝!”



君臣齐心,方可开太平永宁之世。



愿这一次,上天还给大庆的会是一个称职的君主。



这是众臣之盼,亦是众生百姓心中所祈。



……



新皇登基,乃是头等大事。



自那日解首辅等人自燕王府离开之后,各处各部很快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了登基事宜。



而筹备刚开了个头,燕王便有了交待,道是务必不可铺张,一切从简即可,若是礼法祖制准允,直接送件龙袍到他府上,他换上之后自行进宫开早朝即可。



大臣们听得哭笑不得。



玩笑归玩笑,该采纳的却也采纳了。当下国库并不充裕,新帝有此提议,倒也叫户部大为松了口气。



松气之余,便是感慨。



且不论日后如何,至少此事一出,叫人看到了大庆的希望。



纪栋更是险些为此涕泪纵横——有一个会过日子的皇帝,可真的太叫人有安全感了!



先前听闻这位燕王殿下前往镇国公府作客,单是送礼便足足送了好几车,他为此还很是嫉妒……咳,不——很是忐忑来着!



现下看来,倒不必担心这是一个会将他的俸禄都挥霍干净的败家子了。



652 元年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