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Chapter 113   位面超市[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Chapter 11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住他的人正是此前看管他的狱卒,狱卒朗声说:“此人乃边关守将张榕,勾结反贼,意欲乱我陈国!”



“他伙同反贼于长雄关拦截君上,不许君上入关。”狱卒问百姓,“你们说,此人当不当杀?”



百姓们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自然当杀,守关大将犯下如此罪状,便是杀他一百次都不够!”



“毕竟是世家子弟……”



“世家子弟如何?”



“张家掌握着不少城池呢,哎,君上还是太年轻,不懂其中的利害。”



年轻人们都觉得杀得好,这样的人若留着,就是丢整个陈国的脸。



老人们都觉得不该杀,不是因为他们怜悯张榕,而是认为杀了张榕,张家就会和国君对着干,到时候受苦的还是庶民和百姓。



“张家不可能跟你对着干。”叶舟坐在陈侯对面剥橘子,他的手指纤长,骨节分明有力,因为捂了一个冬天,皮肤比多数人都要白,他轻声说:“我记得张家还有个分支,我已经帮你派人去和他们谈过了。”



陈侯诧异:“分支?”



叶舟笑道:“你以为,分支都愿意老老实实当分支吗?”



都是一个祖宗生的,凭什么你为主我为奴,以前你强大的时候我看你脸色,可如果有机会,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你呢?



“陈侯要张家,需要一个听话的张家。”叶舟把一瓣橘子塞到嘴里,“既然这个不行,那就换一个,只要姓张不就行了?”



陈侯小心翼翼地问:“那张家分支,愿意?”



不是他太过谨慎,而是这么多年来,主支对分支的驯化是经年累月的,不少分支甚至是靠着主支才能送子弟来临淄,主支一手大棒一手糖,分支本来在名义上就不占优,时间长了,不管是不是真的,都对主支心悦诚服。



叶舟点头,他笑道:“为什么不愿意?一个家族不可能一个有血气的人都没有。”



“他们只要不是蠢人,就知道这件事其实并不难成。”



叶舟看了看陈侯激动的神情:“有国君相帮,张榕又死了,还有相国为他们铺路,即便是胆子再小的人,也会想要赌一把吧?”



“赌赢了,张家的主支就是他们,那么多座城池都归他们管,输了,损失一个自家子弟而已。”



叶舟:“反正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叶舟把手边的茶推给陈侯,他笑着说:“陈侯喝口茶吧。”



陈侯心不在焉的端起茶杯。



·



“流了好多血!”临淄多年没什么新鲜事,死一个世家子弟足以让整个临淄沸腾起来。



“我还在想,人被砍了头以后,那头还没有知觉。”



“真是怪吓人的!我做了两天噩梦!”



世家从来高高在上,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他们见惯了世家子弟作威作福,往常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却觉得——说是生来高贵,不也和他们一样,都是肉|体凡胎、砍了头一样要死。



“真是奇了,家中子弟被枭首,张家人竟然没有出来。”



“定然是没脸出来。”



“君上这样也不对啊,再怎么说张家也是世家,哪怕是要张榕死,也不该这么折辱他,这哪里是折辱他,是折辱整个张家!哎!”



街头巷尾爆发了一场又一场争论,士人们倒是都支持陈侯,毕竟这些整日只能在街头与人争论的士人,都不是世家出身。



他们认为陈侯此举是对的,世家再不打压就要翻天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陈侯一直任用世家,他们这些非世家出身的士人将永无出头之日。



百姓们却觉得,陈侯太心狠了,世家就算做错了事,世家子弟就算犯了罪,也应该给他留点体面和尊严,国君如此行事不是件好事。



两拨人吵来吵去,竟然吵出了不少好文章。



无数士人写文章,还要张贴在墙上,你写了我来反驳,我写了你来反驳。



陈国很多年没有这样文昌过了。



叶舟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更让临淄的士人们空前团结起来,他们甚至还是抱团了。



单个没有家族的士人没人看重,可当所有士人拧成一条绳,他们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至少现在朝堂上,已经没有官员敢指着陈侯鼻子的说他行事不吉。



不过陈国还真是没有秘密,叶舟才当了两周相国,统共上了一次朝,竟然已经有士人开始到他门前自荐了,他们都想成为他的门客,或是成为他的徒弟,希望他能推荐他们如朝为官。



叶舟原本是不想接纳这些人的。



可转念一想,陈国现在需要的就是这些没有家族印记的士人。



于是他还是把这些人接纳了下来,甚至还买了套宅子,专门安置这些人。



偶尔他也会过去看看这些士人在干什么。



每次他过去,都能看到士人们在辩论,或者看书,他们都有自己的主意,都爱指点江山,好像他们熟知天下事,只要听他们的,陈国立刻就能强盛起来。



但叶舟也没有因为说大话的人太多而看轻他们。



毕竟年轻人,尤其是士人多数都是有些骄傲的,甚至有些还很狂妄。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还真从里面挖掘出了两个人才。



一个姓姜,一个姓赵,两人都不是陈国人,一个从郑国来,一个从赵国来。



并且两人都是狂士,他们入陈不是因为陈国有多好,更不是因为陈侯有多贤明,纯粹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有大才,辅佐一个弱国变强,更能体现出他们的才干来。



姓姜的认为应该是收回所有公族世家的土地,重新划分土地。



不是把土地分给庶民,而是把庶民分给土地。



姓赵的认为,如今陈国积弱,究其根本在于没有足够强大的军队,他觉得应该耕战。



无战事的时候壮年男子便留在家里种地,有战事的时候立刻就能上战场打仗。



虽然他们的想法很多,但叶舟觉得他们各自就这一个想法最好。



如今的土地是私有制土地,名义上全归陈侯所有,但就像诸侯国都归周天子一样,谁傻谁信。



公族们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封地的所有产出都归他们自己,其实就是国中国。



姓姜的认为,这种私有制才是所有世家和公族都跟陈侯对着干,并且不愿意为国效力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是土皇帝了,就算再进一步又能如何呢?



若是忠心得不到好处,又有几个人能一直忠心?



姓赵的认为,陈国的问题出在兵少马弱上,想要改变这个状况,短时间是不可能的了。



既然不能靠质,那就只能堆量,别国出一万兵马,陈国出两万,人实在不够,就花钱去买奴隶。



仗可以打不赢,但气势一定要到位,要让别的国家都知道陈国士兵不怕死,谁敢伸手,陈国就算自伤一千也要损敌八百。



说直白点就是自|杀式袭击。



虽然确实很偏激,但叶舟觉得这些想法并不是全无道理。



叶舟在观察了几天之后,把这两个人推荐给了陈侯。



陈侯也没有细问,可能是因为极度信任叶舟,很快就让这两人成了品级不低,能上朝议政的官员。



这两人对叶舟也是口称老师,并不以相国称呼。



叶舟还发现,这两个人在别人眼中,都是跟自己同一阵营的人。



有了这两个榜样,那些住在叶舟购买的宅子里的士人们更加拼命的表现。



叶舟三天去一次,每次他过去,士人们都在高谈阔论,声音大得要冲破云霄。



不仅仅是这些已经被他接纳下来的士人,整个陈国的士人如今都在朝着临淄涌入——他们以前没有途经,因为穷,所以没钱拜师,没人推荐。



如今叶舟不收一分钱就荐了两名士人,他们怎么能不疯狂?



既然有叶舟这样替陈侯招贤纳士的人,省了他们的晋身之资,他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



“娘,我走了。”年轻的士人穿着草鞋,背着包袱,冲走出房门送他的老人说,“儿若是能留在临淄,必将老娘接去享福,若是儿没被相国看重,儿便回来,伺候老娘终老,娶个媳妇,生一堆娃。”



老人泪眼婆娑的看着儿子,她点点头:“儿啊,出门在外万事小心,娘知道,我儿是个有大志向的,君上一定能看到你的才干,娘就在这儿等着,等你派人来接娘!”



士人看着自己的老娘,他深吸一口气,转头朝老人跪下,瓷实的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出了血后才停下,仰头看着妇人说:“娘,儿一定不会叫你失望,有朝一日,儿一定要天下人都知道儿的名字!”



老人声音颤抖:“我儿去吧。”



士人站起来,这次他没有再回头,而是一步步朝前走去。



他没有钱,没有代步的马或牛,只能靠自己的双脚和脚下的草鞋走去临淄。



在临淄,有一个人等着他。



那人一定在等他。



第113章 Chapter 11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