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倔强的文安之(第二更!求推荐票求追读求本章说!)   南明第一狠人[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倔强的文安之(第二更!求推荐票求追读求本章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何守义感慨万千,聚义厅内的将士们又何尝不是?



张本兵之赤胆忠心直是令人折服!



当然张煌言写这封信给何守义,不是让他带着将士们下山和清军绿营死磕的,而是让他们找进项。



这个进项不是指的银子,而是粮食!



舟山缺粮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何守义又如何不知?



只是他没想到张本兵缺粮已经缺到大军难以为继的地步!



十几万大军若是军心涣散那可是极为可怕的事情。



何守义稍作思忖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好了,本总兵一定筹措好张本兵需要的粮食,便是千难万难也要把粮食送到舟山去!”



稍顿了顿何守义补充道:“当然,可能不能一次性送去,需要细水长流慢慢来。”



“这个自然,如此便辛苦何总兵了。”



四明山区的明军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一万人,靠存粮肯定是不行的,只能让将士们下山去买。



余姚、宁波一代的粮食还是好买的,只是明军身份特殊,只能分散开来化妆去买,不然若是被发现非但买不到粮食,还会将祸水引到四明山区。



“这算什么,有张本兵这样的擎天之柱在我们只需要做做敲边鼓的事情就行了,若是连这个都做不好,还有什么脸面称自己是大明官军!”



何守义一直把大明官军四字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哪怕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认为自己是官军,而清军绿营才是贼。



有这个信念在,他和弟兄们才能坚持下去。



不然岂不是和随便寻个山头做大王的山贼没有区别了?



心中有道方能矢志不渝。



...



...



在重庆的这段时间朱由榔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是什么导致小冰河后期满清度过了粮食危机?



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



不然怎么解释明末年年闹饥荒,而到了顺治康熙年间一下子就“盛世”了?



这所谓“盛世”中应该有不少水分吧?



他曾经看到过一种有趣的说法,说清朝是红薯玉米土豆“盛世”,假如没有引进这些高产作物,清朝的情况不会比明末好多少。



但运气着实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未卜先知。



但朱由榔来了后一切都不同了,作为一个大开全知视角者,朱由榔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洞悉历史走向。



那么在明知土豆红薯玉米能救无数百姓的情况下不去推广,岂不是辜负了穿越者的身份?



换言之,即便明军将来拿下缅甸有了粮仓,种植土豆、红薯玉米也不矛盾。



可以在土地条件差的地方种植这些耐寒耐旱作物。



而传统适宜种麦子稻子的地方照旧。



毕竟光吃细粮不合适,光吃粗粮也不行。



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营养,保证将士们的战斗力。



至少在军粮配比上,米面一定要占据一定的比例。再辅以部分菜肉,这才能令将士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替朝廷效力。



不然连饭都吃不饱打仗还有什么动力可言?



朱由榔越来越发现治理一个国家需要考虑许多方面,实在是太难了。



只是知道要寻找和知道要去哪里寻找是两回事。



这些作物明末就陆续传入,但大规模普及却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朱由榔总不能派人去美洲找吧?



不过总算是多了个思路,可以令文安之多多留心此事。



第七十七章 倔强的文安之(第二更!求推荐票求追读求本章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