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欲改风俗莫蛮干   水浒新秩序[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欲改风俗莫蛮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题目三:康家庄欲建造一个容积为8立方丈,深为2丈的长方体蓄水池,池壁的造价为每平方丈100钱,池底的造价为每平方丈300钱。如何设计底面边长,才能使总造价最低?



写完题目,见陈淳还在入神中,徐泽索性把解题过程也写上去,待写完抬头时,发现陈淳已经盯着写满算式的纸发呆。



“敦质?”



“嗯。”



“这种书写方式如何?”



“嗯,很好!”



“可看得懂?”



“嗯,似懂,非懂。”



“想学?”



“嗯!”



“先把这两本书悟透了,再来找我”。



……



徐泽“编写”的《数学》只是用于开蒙的初级教材,不到两天陈淳便看完了,急匆匆找徐泽要后续部分,徐泽暂时只编了这一本,现编的话,哪忙不过来?



便拿话敷衍他:“何不依此《数学》体例,将《算学十经》的内容系统整理一遍?”



古代中国数学的两级分化非常严重。



一方面,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术成果构成了古代中国众多的数学高峰。



另一方面,整个“数学”却又非常零碎,不成体系。



甚至于就没有出现“数学”这个概念!如今大宋官府开办的“算学”,还置于太史局之下,办学宗旨也只是为了服务天文和历法。



而历朝流传至今的各类“算经”,更像是“习题册”,很少讲系统和理论。



这种零碎的高成就,使得数学一直是极讲究天赋的领域,入门容易,进阶却极难。



徐泽的敷衍之语,却给陈淳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陈淳满腹疑惑而来,又兴冲冲而去。



然后,原本让徐泽痛疼不已的“编书”工作,便被陈淳主动承揽了一部分。



第三十二章 欲改风俗莫蛮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