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浮桥   大秦工程兵[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浮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等只需保汝阴不失便无粮草、箭矢之忧。”



杨端和点头称是。



这个锅得项燕来背,他当初为了组建汝水防线于是将数十万大军的补给全都集中在汝阴、城父两城。



于是这两城的补给都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甚至汝阴还有生产箭矢的能力。



而汝阴又是被沈兵奇袭得手,于是汝阴一城的补给和设备便尽数落入秦军之手。



这就给了秦军一个绝好的前进基地。



首先是汝阴易守难攻,之前沈兵只领三千人马驻守汝阴就能让七万楚军无可奈何。



如今杨端和留一万秦军精锐驻守,楚军又要多少人才能攻下?



其次就是汝阴至寿春只两百里,骑军只需两日便能赶到。



楚军要是进攻汝阴,就不怕杨端和从背后夹击?



于是楚军所谓的攻击秦军补给线几乎不可能成功,因为它几乎就意味着与秦军主力决一死战。



杨端和想想又奇道:



“既是如此,昌平君又何苦来回奔波?”



沈兵倒是知道原因,昌平君这是在为成为楚王做准备。



不过沈兵当然不能说,何况他也不确定昌平君现在是什么打算。



别说沈兵不确定,就是昌平君自己也不确定。



原本昌平君是确定的,因为他认为只要有沈兵在秦军便战无不胜,因此振兴楚国就不会有希望,于是当然只能按沈兵说的那样做。



然而,当他游说一圈回到项燕那时这个想法就动摇了。



项燕问都没问昌平君游说的结果,因为他早就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倒是昌平君一脸惭色的叹道:



“本君无能,无法从各族借到一兵一卒。”



项燕回答:



“非君之过,形势如此又岂是人力所能改变?”



这话倒是说对了。



有句话叫“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楚国的形势就是这样。



当初项燕有望取得胜利的时候,各贵族都希望能分到一点胜利的果实,于是才出兵。



而现在项燕基本没有获胜的希望,各贵族保自己封地还不及,哪里还会出兵将秦军这祸水往自家引?



他们只希望楚王负刍在寿春能守得久一点,他们就有更多时间筑防做准备。



所以这是由利益决定的,不管昌平君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无济于事。



项燕没多说什么,他只是将昌平君引到案前,说道:



“昌平君请看,这是秦军的布防。”



昌平君看了后,就摇头叹道:



“杨端和不愧是王翦置下头号大将,这布防可谓水泄不通,寿春危矣!”



项燕却摇头道:



“老夫以为并非如此。”



昌平君奇道:



“上将军何出此言?”



项燕指着地图上淮河只说了两个字:



“浮桥!”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浮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