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八章 结果   大秦工程兵[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 结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意是法律、刑政依靠的是强制,它只会惩罚犯罪,百姓是因为害怕才不敢做坏事。



但道德、礼教却是靠教育和自觉,他让人知耻,于是会自发的约束自己。



这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之前所说的“道德规范”的范畴和作用。



错就错在这话是把“道德规范”放在法律之上……



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法家同样也是将自己放在儒家理论之上。



但其实两者应该是并存且共同管理社会才对。



扶苏此时是有感而发。



他之前是坚信这话是正确的,但在听了沈兵那故事之后……他才发现有时道德礼教根本用不上。



教会那些鹿礼让又如何呢?



狼就不吃它了吗?



花少了就不饿死了吗?



这些都是仁义道德能改变的……



有时扶苏还真想去见见孔子亲自问问以解开这难题。



正写着“道之以德”的“德”的时候,亲卫就来报了。



扶苏的笔法一点都没乱,他一边写一边回了声:



“哦,却有多少?”



扶苏笔法没乱是因为他以为来投的楚民肯定不会多。



不想亲卫回答:



“属下未曾数过,不过……少说也有上千人。”



扶苏一惊,“德”字就写坏了。



他停了下笔满脸不信的望向亲卫,问:



“你说什么?”



“竟有上千人。”



亲卫迟疑着回答:



“确有上千人。而这……只是首批。”



当下扶苏再也没有写字的兴趣,出得帐来上了马车亲自赶往城外。



大梁军军营由于在寿春城的南面,而寿春城又在淮南,所以出城就看到了大批来投的楚民。



这时扶苏才发现亲卫往少里说了,那楚民何止上千人,黑压压的一片少说也有三、五千人。



扶苏还不死心,下了马车向路过的楚民拱了拱手……儒家子弟一向注重礼节,对百姓也不例外。



“敢问老丈,你等可是来自楚地?为何而来?”



那些百姓则用奇怪又有些担忧的眼神望向扶苏,回答:



“不是你等贴出告示说来了便会给田给宅么?”



“如今一来便不作数了?”



“那我等回去便了!”



扶苏赶忙挽留。



虽然他不愿意输给沈兵,但毕竟自己是秦国公子,哪有为了赢而拆自己台的……



不过其实这样的人还真有,而且还不少。



但扶苏却不是这样的人。



宽慰了百姓并为他们指了方向后,扶苏心下不由暗叹:



“这回又是输得彻底了。”



“若是寿春一地都有三、五千人,那沿淮河下来降的楚民便要以万计。”



“且还只是这一刻。”



“谁又会想到沈兵那‘告示’会有这般作用……”



第二百七十八章 结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