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收缩防线   大秦工程兵[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收缩防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属下却未曾见到青壮,甚至壮女、稚童都少有。”



沈兵解释道:



“校尉没见着,是因为青壮都在代国。”



王贲想了想,不由“哦”了一声:



“将军之意,是由此可吸引代国百姓前来?”



沈兵点了点头,道:



“敢问校尉,北地百姓为何会随赵王嘉一同迁往代国?”



王贲答:



“他们原本便是赵国子民,赵王嘉一声令下且又有兵士胁迫,他们岂敢不从?”



沈兵赞道:



“校尉此言甚是。”



“但还有另一原因,赵王嘉弃守北地,北地便势必为匈奴所破。”



“若不跟随赵王嘉一同迁移,便要留下被匈奴所俘。”



王贲再次“哦”了一声,赞同道:



“将军所言甚是。”



“因此北地百姓才背井离乡随赵王嘉而去。”



“但可想而知,此行并非他们所愿,迁移代国只是无奈之举。”



沈兵点头道:



“此言甚是。”



“若有朝一日代国告破,而我军又在云中郡守住北地且大有西进收复河套之势,校尉以为……”



王贲连连点头道:



“将军英明!”



“我等今日善待北地老弱。”



“它日北地百姓便会纷至沓来争相来助,到时收复河套便不在话下。”



沈兵说道:



“正是如此。”



“此意便是公子所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校尉以为然否?”



王贲对沈兵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惭愧的拱手道:



“王贲受教了!”



同样扶苏也是一脸惊异的望向沈兵。



他有些不明白沈兵是怎么做到的?



沈兵刚才那番道理似乎是把法家和儒家合而为捻到一条道上去了。



这在这时代是不可想像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法家与儒家势同水火互不相容……



但其实这没什么奇怪。



中国有句话叫“过犹不及”。



全用法家的观点是一个极端。



全用儒家的方法又是另一个极端。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



也就是两者都用,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就刚刚好。



所以两者当然是相通许多道理是能讲到一块去的。



愣了好半晌,扶苏才问了声:



“将军,接着我等该做何准备?”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采涅石冶铁!”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收缩防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