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章 进退两难   大秦工程兵[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进退两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冒顿在听说山顶有秦军城寨时就感到不妙了:



秦军在山顶建有城寨? 就意味着秦军是有备而来,而且至少来了好几天? 却直到此时才动手。



若是如此,秦军就不会是想逃走? 而很有可能是要固守。



于是冒顿就明白秦军为什么攻击的是火药作坊而不是矿洞。



这并不难猜。



如果秦军只是派一支小分队过来偷袭完了就撤离? 那应该选择炸毁矿洞? 只有这样才能让匈奴更长时间无法制作火药。



但若秦军想长期驻守……那矿洞随时都在其攻击范围之下,何必要急于一时?所以当然就是攻击火药作坊。



冒顿不明白的是,秦军孤军越过阴山且兵力不多,凭什么能在此处长期驻守?



当他在亲卫的簇拥下赶到山顶时就明白了。



秦军占据了最高峰并在险要处筑起了城寨,而山面路陡,匈奴就算人多也无法一拥而上,一批只能几百人往上攻。



在这情况下,可以说只要秦军还有箭矢还有补给,匈奴就拿他们毫无办法。



冒顿当下就命令部队停止进攻。



通常碰到这情形,“围而不攻”就是最好的对策。



但冒顿往四周观察了下地形后马上就意识到这根本围不住……



秦军的补给线在后方,是以绳索、绳梯建立在峭壁之上的。



除非匈奴能绕到这峭壁上去切断其补给线。



但这又谈何容易。



沿着山体峭壁爬过去?



亦或是像秦军一样依靠绳索?



那只会成为秦军强弩的靶子。



另一个办法,就是在秦军与矿洞之间建一道新防线阻止秦军前去破坏。



但想了想,冒顿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这不会有什么意义。



因为就像冒顿之前分析的那样,匈奴的优势不在于固守而在于机动。



若是要以大军构筑防线保护矿洞安全,那不就成了固守了吗?



那派多少人合适呢?



三千?



五千?



甚至更多?



那岂不是给了秦军一个确定的攻击目标?



若秦军由狼口突破包抄至此,岂不是上下两面夹攻这五千人?



到时冒顿是救还是不救?



救,就变成主力面对面决战。



不救,就必定是矿洞和兵力两失!



所以,匈奴长于机动有其好处,秦军擅长攻守也有其优点。



敌我作战,重要的是看将领能否把握住自己的优点并以已之长攻彼之短。



沈兵做的其实就是牢牢的把握住秦军长于攻守的特点,让冒顿进退两难。



第三百七十章 进退两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