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入乡随俗?(1/5)   我的梦幻年代[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入乡随俗?(1/5)[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大卫·波德维尔的这句批语算是对香港电影最好的总结!



最辉煌的时候,是群星璀璨,星河耀眼,漫天奇才,壮阔瑰丽!



这么说吧,曾经香港电影文化输出的高度,远超过现如今的华语电影…



双周一成、四大天王、霞玉芳红;



邵氏、嘉禾、中国星、银河映像;



旺角、新界、油麻地、尖沙咀;



最巅峰时候,欧美大片刚刚热映,七天内香港版高仿版电影就出来。



当年字幕组和英语不普及,大部分人需要通过香港电影接触世界最新潮的桥段。



为什么衰落了?



王景说是因为市场…



事实上,97回归之后,香港电影对于国内来说,就相当于降维打击,要政策有政策,要技术有技术,当时国内最火的商业片还是《没完没了》这种冯氏喜剧,冯氏喜剧火的范围还是在北方京城一带,南方大片空白市场等着香港电影接收…



那几年也诞生了《无间道》、《门徒》、《窃听风云》、《岁月神偷》这些是佳片…



注意,我说的是佳作!



所以,绝对不是因为市场…



主要还是跟不上时代了…



香港电影看似题材繁杂,但还是集中在市井小民、警匪枪战、黑帮斗殴三大类型上。



香港电影太故步自封了,进步慢,跟不上时代,依然沉迷在以前的辉煌中走不出来,有些电影情节居然跟十几二十年前颇为相似。



《追龙》跟20年前的《坡豪》有啥区别?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没有叶子楣露胸!



也不能算故步自封,就没有路子可以走了,



往上走需要的是拍科幻片、战争片,但香港没有那么多资本和市场,所以不能继续升级…



一个城市支撑不了电影工业化产业…



电影市场变化太大了,工业化电影起步了。



纯粹的港片真的没有大片这种概念…



他们所谓的大片就只是堆明星…



人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十佳港片!



很可惜。



现在的香港,一年能有十部能看的就不错了!



……



杨青是杜其峰的铁粉,沈梦溪也很欣赏杜其峰的电影表现形式…



“杜其峰电影确实有一套,他喜欢用舞台感十足的顶光,还喜欢高对比的灯光!”



“…听说他也想北上。”



“知道,跟海润的刘艳明搭上线了。”



“我们不投吗?”



沈梦溪摇头:“他的电影很难赚钱!”



这倒是真的…



否则银河映像也不会卖给寰亚,后来又卖给了中国星…



杨青点了点头,算是认可沈梦溪的话…



“走吧,再逛几个景点,咱们就得回去了!”



待会英皇的杨授成会设宴招待他们一伙人。



杨青很期待…



这个时间段,香港很流行嫩模文化的…



杨老板作为东道主,怎么也应该让他体验一把!



他可是亿元俱乐部导演,资源、咖位都不缺的!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入乡随俗?(1/5)[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