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很好哭的电影(3/5)   我的梦幻年代[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很好哭的电影(3/5)[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怎么证明?



他要出书,也就是…



他希望自己能一举成名,可惜,领先半步的是天才,领先一步的是疯子,领先得太多,无人能够理解,大众就无法给出恰当的评判。



没人理解他,推出后,根本卖不出去…



除了他的母亲,夏群芳…



蒋雯力的夏群芳其实才是女主角,基本上所有戏份都有她,从照顾儿子,到把所有积蓄拿出来给他出书…



夏群芳其实也不理解他,但为了儿子高兴,她偷偷拿走了几本书,塞进几家图书馆…



这也是150年后的何夕能看到的原因。



何夕得知真相后,把房间囤积的全都烧了,然后,变成了哑巴——丧失了语言功能…



夏群芳死后一个星期,何夕也死了,临死前,他喊了一句‘妈妈’!



胡戈饰演的何夕目睹了这一切,然后召开了发布会,把他基于创作的大一统理论公开了:



“如果没有150年前的何夕,大一统理论不可能完成,他是天才,是人类科学的奠基人!”



伴随着整个放映厅的哭声,胡戈的旁白响起:



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



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



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量子力学。



数学J.H莱姆伯脱,高斯,黎曼,罗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



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



非欧几何诞生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毫无用处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



何夕提出并于公元1999年完成的微连续理论,一百五十年后这一成果最终导致了大统一场理论方程式的诞生。



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叫他们领先者、奠基人、探索者,但在他们的时代,他们都是伤心者!



……



电影结束的时候,很多观众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工作人员友情提醒每一张椅子上都有纸巾…



太好哭了!



尤其是最后的那句‘妈妈!’



连沈梦溪都在抹眼泪…



看了眼郭凡,这家伙也泪流满面——被自己的电影感动到了!



主持人是窦文涛,他也拿手帕擦眼泪,然后上台:“我说这个宣传词怎么叫‘我们都是伤心者’,确实,把我给弄哭了…来,掌声有请的主创登台…”



场下的媒体、观众赶紧鼓掌。



郭凡领着胡戈、蒋雯力、那扎、郭景飞上场…



“先问郭凡吧,这个电影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郭凡拿起话筒:“这个事我们公司的科幻计划,梦溪说一定要拍科幻…然后选了三个项目,、还有…”



“你选了?”



“我选了两部,还有,但后者拍摄,按照我们现如今的特效水准,至少需要三年,所以,先做了…这个电影特效成分不多,就一个全息影像外加虚拟未来设计…”



“听说剧本写了两稿就被采用了?”



“…对,我们的编剧们都准备好写个一两年,制片人,也就是梦溪看了第二稿,就觉可以了…”



第五章 很好哭的电影(3/5)[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