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要埋怨观众(下)(5/5)[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就是传说中的观众没有品位!
这也是大家一直不愿意说的事——让观众背锅,这个事在梦溪公司内部就叫找借口。
“咳咳…”沈梦溪咳嗽了一声:“我说两句!”
“首先…不管承不承认,美国大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就是高,网上有一种观点,即便是好莱坞烂片,人家也是那大家钱砸出来的烂片,就是比一般的国产片有吸引力!”
“其次,观看3D版,追求的或许是一种视觉的震撼,也可能是一种爱情经典的重温,一种共同观影的纪念——这可是创下十三年票房纪录的大片,说句不好听的,、,让我选,我也选…”
“至于…你们可不要小看了这部电影,两亿美金打造,而且它隶属孩之宝电影宇宙,跟、是差不多的IP…只不过派拉蒙搞砸了,但这片子北美卖了接近七千万美元,全球卖了超过3亿美元…”
“而且我查了了一下,这电影在俄罗斯的票房是两千万美元…俄罗斯的人口是我们的110左右,要是按照这个来算,我们的票房还算比较低的呢!”
“最后…这次其实我判断失误,谁也没想到票房会这么高!”
“行了,成本3980万,营销推广3800万,咱们赚钱了,就是你们这些签了分成合约的拿的钱少了…没事,过几天我们去戛纳卖片子,海外版权收益也算上你们的!”
……
和其他商品不同,文化领域的产品终端定价,往往跟产品品质无关。
说直白点,好电影也是卖40块钱一张票,坏电影也是卖40块钱一张票。
从理性的资本决策来说,一部电影想要赚钱,只要完成一件事——尽可能多的观众。
也就是说,电影想赚钱就变成了如何获取尽可能多的观众。
至于观众质量如何,真的无所谓。
理论上方法有很多,比如全组齐心协力钻研表演,比如精心打磨剧本反复修正,比如探索艺术边界出奇制胜……
很遗憾,上面的都是“把电影做好”的方法。但把电影做好,在市场上不一定挣钱。
去年,拿了戛纳金棕榈的,成本3800万美元,全球票房没到五千万——还是因为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缘故!
其实中国市场真的很好,基本上用心拍摄的商业片都赚钱了!
至于艺术片…
他们其实并不为观众负责,谁爱看谁看,其实说到底,都是拍给自己看的,这个有悖于电影的商品化逻辑,所以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所以,经常会亏损…
无脑开个炮:这种电影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就是比高!
至于现阶段的观众爱看好莱坞…
其实就是图个新鲜,再等一两年,有了一定的观影阅历了,你花钱请他去看,他都不一定愿意——老子两个小时时间不值钱吗?
埋怨观众的电影人是走不远的。
就跟邓朝似的,上映后,面对潮水般的差评,第一反应仍然不是思考是否是创作出了问题,而是思考“是不是观影人群出现了问题”,在采访中说,年轻人
第十二章 不要埋怨观众(下)(5/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