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顶层权力设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么,这时候,隋唐时的六部(吏、兵、刑、工、户、礼)去哪儿了呢?回答:在的。但是权力被移转了。比如三司,行使户部、工部的权力,审官院代替吏部,审刑院代替刑部,太常礼院代替礼部。原先的六部首长,成为寄禄官,隋唐时残留下来的六部,实际上名存实亡。
而枢密院下设的十二房,也具有相当的实权。这十二房,分别是: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各房分曹办事。
上述是神宗元丰改制前的情形。
神宗改制中,有呼声要废枢密院,将军权还给兵部,神宗却不准。他虽然是一位锐意革新的帝王,但对于祖宗家法也有着独特的谨慎。他认为,宋代开国皇帝充分认识到了唐末武将割据的危险,故而,不以兵柄归有司,而设立枢密院、专门机构对皇权负责,这个规矩不能改。
但其他的一些改革,权力重组比较明显。
比如,撤销了原来的“中书门下”,将其权力分归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部分复活唐时的三省六部制。以“尚书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为正宰相,然后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副宰相,“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亦为副宰相。
早在元丰改制前的王安石熙宁变法,原有的三司就解体了,三司除了财政权外,其他权力交给了司农、太府、军器监、刑部、工部、大理寺、将作监等。到了元丰改制时,三司机构完全消亡,财政权也回归户部、工部。原来的三司使变成了户部尚书,向宰相负责,就是说,没有“计相”了,财权被宰相把控了。
北宋的顶层权力设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