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7章:秦国背盟!   春秋大领主[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秦国背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学习使吕武感到快乐。



其实,要是能够穿越回小时候,多数人在面对学习方面,必然会用更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一切只因为等长大成人之后,才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并不是一句空话。



学习礼仪对吕武来讲是重中之重。



随着地位的提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礼仪规范。



不懂礼仪在现代的代价不是那么大。



春秋时期要是不懂礼仪,什么时候被拉出去砍头了,还满肚子的疑问和委屈,压根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因为礼仪缺失,明明能够更进一步却没了,于春秋并不是个段子,会是一件无比真实的事情。



教吕武礼仪的叫师宾,他来自周王室治下,就是专门依靠教导贵族礼仪吃饭的人。



周王室已经没落,有着大批的公卿,他们没办法再玩征战这种高端的游戏,只能寻找一些有能力去玩的项目。



征战的确是一种极为高端的游戏。



首先要有足够的国力和人口,来支撑组建一支数量足够的军队。



再来就是耗费一定的资源,武装并训练这一支军队,使他们上了战场不至于一触即溃。



以当前的时局来看,周王室那么多的公卿,他们连维持三军部队都困难,还是周制下五百辆战车和一万两千五百名士兵的军团,不是晋国五百辆战车和三万七千五百士兵的军团。



这个“三军”指的是上、中、下,不是海、陆、空。



古时候的将军总会来上一句“三军将士听令”,其实就是周王室的三军,后面成了一句习惯用词。



周王室还是那个周王室,就是直属的贵族和属民基本上都成了和平爱好者,导致三军已经是空架子,拉到战场连装样子都办不到。



吕武除了学习礼仪,需要跟着师兵学习武技。



师是职业,兵是名,就是那位老师的称呼。



以前肯定不叫兵,应该是为了表达专业性,后面才改的。



他来自智氏,只会教导吕武直至来年春暖花开的季节。



其余的老师,专业方面也会有针对性,比如教画画、教字、教驾驭战车等等,甚至还有教房中术这种老师。



是不是缺了什么?



没错,就是少了一个教音乐的老师。



很符合当前时代的特性。



音乐就不是谁能随便听,懂得鼓捣音律的就更少。



贵族可以特别去找音乐老师,但音乐老师过于枪手,很难找到。



师旷就是来老吕家做客,不是来当老师的。



他一点教吕武音乐的想法都没有,认为这样会耽误了吕武的本质。



所谓的“本质”,就是好好带兵,好好去杀人,就别学这么“雅”的技能了。



等吕武的爵位到了上大夫再去专门学音乐还来得及,在此之前就不用刻意追求了。



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的吕武,一段时间后讶异地发现,家臣向自己禀告的频率在减少。



他特地查了一下。



有计划表这种东西,什么时间做什么,完成了一个项目之后该干什么,跟着计划表去做就行了。



再来是,家臣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不是发生意料外的事情,不敢过多打扰。



吕武对此很不满意。



身为一家之主,总是需要拥有绝对的掌控能力,别拿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当事,养成不汇报的习惯可咋整?



要纠正家臣时,他发现了更值得纳闷的事情。



那些家臣也许觉得不禀告不好,他们却是跑去向吕阳……,也就是吕武那个还不会说话的儿子禀告。



知道这么一个情况后,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一群羊驼奔跑而过的画面。



我还活着,怎么看都无比健康。



有事不来禀告我,跑去向我那个还不会说话的儿子汇报,是上演哪出戏?



吕武花了点精力和时间,就想搞清楚是个什么情况。



结果,他后面知道家臣这样做是春秋时代的一种习俗,不是要架空他,更不是家臣变得跋扈了。



现在是嫡长子继承一切的规则,吕武的一切要是没发生意外,以后都会是吕阳的。



尽管吕阳还没有学会讲话,却是老吕家理所当然的二代目。



家主因为一些事情不能打扰,家臣去跟二代目汇报属于正常流程。



也就是春秋时代了,换作以后的时代,哪个臣子敢这么干肯定是包藏祸心,想看一场父杀子或子杀父的大戏。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迎来了秋收的季节。



在这一段时间里,韩妏如愿以偿了,肚子一点点地鼓了起来。



第107章:秦国背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