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6.文化圈从南打到北?名校教授邀请……?   穿越八年才出道[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6.文化圈从南打到北?名校教授邀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有人再次站立了起来,一起看向了讲台上的王谦,以及投影在黑板上的详细画面!



薛振国低声对雪漫说到:“我很久没有这么期待一个人的作品了!”



雪漫点头:“我也是!”



她又看了看其他人,尤其是一些站着的人当中有一些她熟悉的面孔,其中都是其他名校的教授或者是出名的校友,又低声补充道:“可能,他们也一样!”



薛振国也转头看了看,对几个认识的人还点头微笑了一下,赞同地说道:“是呀!华夏文坛,太久没有令人惊喜的新鲜血液了。太久没有真正的有思考的文学作品了!”



新时代之后。



文学发展在思想思考上却是退步了。



大量的作品都在迎合市场,产业规模和收入比以前肯定上升了,但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有资格刻画和代表一个时代的巨著了。



也没有出现如王谦这些真正高水准的诗词作品了。



很多人随便写几句话就敢说诗词创作,还有很多人去吹捧……



和现在的王谦一比。



薛振国觉得王谦的身上一下子就凝聚了诸多的光环,仿佛要照耀整个时代,要让他们同时代的所有文人为其侧目,让其他所有同时代的文人都在其光芒下显得很是渺小,这其中包括了他自己!



只见王谦手中的毛笔缓缓地落在了纸上!



几个字迅速出现。



临江仙。



三个字一出。



现场立刻就出现了一些小小的议论声。



大家仅仅看到这三个字,就忍不住激动的小声讨论起来。



似乎,王谦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值得他们去仔细揣摩。



“是词牌名,这是一首古词作品了。”



“临江仙,的确是古词作品!”



“刚才一首唐诗风格的古诗,现在又要来一首宋词风格的古词作品吗?”



“真期待!”



“这三个字真好看。”



一声声低声的议论迅速消失。



全场再次变得寂静无比,似乎落针可闻。



因为。



王谦的毛笔没有停下。



所有人都再次伸长了脖子继续盯着每一个细节,盯着王谦毛笔的每一下移动轨迹,甚至是握着毛笔的手每一下是怎么动的。



喜欢书法的人,就是如此盯着王谦写字的每一个动作,并且尽可能的将每一点细节都铭记于心,这样方便他们回去练习和临摹王谦的瘦金体书法字体,或许能尽快入门。



不过。



大多数人还是关注着王谦的作品本身。



萧冬梅安静地站在王谦的身侧,稍微偏着脑袋,也伸长了雪白修长的脖子,一双沉静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王谦整个人,以及其书写的文字,王谦,和那幅字在她脑海里似乎成为了一幅画,是一个整体。



秦雪荣轻轻的继续磨墨,面带微笑。



台下近处的秦雪鸿羡慕的双眼通红,又看了看刘胜男,心想最近一定要找机会把王谦榨干一次,再让他给自己写两幅一模一样的书法作品,给她自己一个人收藏。



一个个文字出现在纸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股大气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



现场依旧保持安静。



王谦整个人也投入其中,仿佛自己置身于三国演义那种英雄乱世当中。



一个个文字,也饱含着一种精气神。



“是非成败转成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气呵成。



迅速写完!



整首词从开篇的大气磅礴迅速转变成了沧桑以及淡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在其中。



似乎,一切热血,一切英雄,最后都不过是一抹黄土一样的感觉。



王谦继续在落款处直接写道:赠送给好友萧冬梅,某年某月某日双星大学课堂,王谦!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还没反应过来,就突然多了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大家似乎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的大奖。



而这个大奖就在他们自己触手可及的面前,现在却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先一步拿走了!



吕春湖低声说道:“萧冬梅真好运,陈向东他们怎么不把萧冬梅挖到我们学校来?”



唐河鹏苦笑道:“我记得去年陈主任尝试过联系萧冬梅,但是萧冬梅拒绝了,表示懒得搬家,陈主任说不用搬家,学校给她安排好一切所需用品,来人就可以了。萧冬梅又说懒得走动……”



郭壮壮说道:“的确,有这回事,当时我还去萧冬梅家里当说客了,结果被赶了出来!这次萧冬梅接受双星的邀请,我们都很意外,不知道双星给了她什么东西,才能让她留下来。”



吕春湖摇头:“可惜了一个人才。也可惜了王教授的这幅大师级书法作品,这首词也比较有意境,细细读来,越读越有味道。”



唐河鹏也点头赞同:“的确,没有刚才的侠客行那么锐气十足,但是却也回味无穷,双星运气真好。”



掌声响了起来!



而首先鼓掌的。



就是苏江生和几位双星中文系的教授。



然后李黄江等其他双星的人也都使劲鼓掌。



接着,掌声席卷了全场!



李黄江脸上带着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幅书法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场景!



或者,拿去送给老师?



还是先自己临摹练习一段时间,再拿去赠送给老师当礼物?



李黄江心中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处理这幅书法的方式途径,当下低声对苏江生等人说道:“萧我一直都很欣赏萧教授……”



苏江生笑而不语。



他给萧冬梅待遇很高,提议的时候,反对的人当中就有李黄江。



理由就是萧冬梅太年轻,不值得付出那么多,现在却说一直很欣赏萧冬梅?



不过,这种时候,他也懒得拆台领导了。



鼓掌就完事儿了。



讲台上。



萧冬梅面的微笑,面上显得很是平静,实则心情很是激动和感动!



上前一步,萧冬梅接过了王谦双手递过来的这幅现场所写的书法作品,轻轻弯腰说道:“谢谢,我很喜欢。”



王谦也面带微笑地说道:“喜欢就好,不要这么正式,搞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看着萧冬梅鞠躬弯腰的样子,好像自己是在颁奖一样,王谦稍微有些尴尬。



萧冬梅站起身来,对王谦笑道:“你的作品,对我来说就是奖品。王教授,我能继续提问题吗?”



王谦点头:“当然可以!”



现场的掌声已经逐渐停了下来。



因为,大家都看出两人在讲台上似乎在交谈什么,都纷纷停下掌声,仔细听讲台上的声音。



这时候。



萧冬梅看着手中王谦刚刚写完的作品,问道:“这首词当中没有一个三国人物名称,也没有一个三国历史事件。请问,王教授,这里代表了你对三国历史的什么感想呢?”



大家回忆刚才看到的这首作品,都纷纷点头,貌似的确如此。



萧冬梅提议王谦写一首有关三国感想的作品。



可是,这首临江仙,整首古词作品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和三国的人物,以及事物有关的词汇。



似乎就是一首和三国完全不搭嘎的古词作品而已。



虽然,作品本身的确值得回味,其中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但是貌似偏题了。



可是……



大家却又不敢随便怀疑,有怀疑也不敢说出来。



因为,王谦已经展示出了诸多才华和作品,以及他对三国历史的了解程度。



那么,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相信,王谦不会随便写一首作品来糊弄大家。



所以……



其中可能是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原因?



毕竟,他们似乎也没有王谦了解三国历史。



大家都看着王谦,等待着王谦的解答。



王谦当即就说道:“其实,这就是我了解了三国历史之后的一种感想。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滚滚长江东逝水就代表着历史和时间,在这历史长河当中,无数的英雄人物涌现!我这里说的就是三国历史上的诸多英雄人物。”



“但是,最后,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不管是非成败,最后都消失在了时间长河当中,都成为了别人酒后的笑谈而已。”



“这就是我的感想,谢谢!”



王谦很认真地解释了一下:“其实,我想把这首词当做我计划的三国小说的开篇词!所以,我觉得这是我认为的,对三国许多英雄人物的直观感想。”



萧冬梅想了想,然后期待地说道:“那我就等着王教授的三国大作了,希望不要让我等太久。”



王谦想了想:“几年内吧!”



对一部基于历史来写的小说,而且是要有一定文学性故事性的作品,从动笔到发布,几年时间是比较短的了。



历史上那些经典长篇著作,任何一部都是十年往上的创作时间,甚至很多名著是作者耗费几十年大半辈子自己的时间一点点磨出来的!



所以。



王谦说的几年,对萧冬梅这种文青文化人来说,是比较短的了。



而对那些更年轻,习惯了网络文化的人来说,这个时间就太长了!



几年时间,都足够那些网络作家们写好几本长篇小说了,也足够他们忘记这件事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萧冬梅再次对着王谦和秦雪荣轻轻鞠躬感谢,接着拿着王谦赠送的作品,转身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第一排的位置,轻松地坐了下来。



苏江生和汪学文,谢瑜,张婉莹几人都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萧冬梅的手中……



不过,萧冬梅对他们却是视而不见,只是双手拿着作品,安稳地坐在那里,看着讲台上的王谦。



李黄江和苏江生几人都看的极其眼热,但是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都没有说什么。



而王谦回答了萧冬梅的几个问题之后,看向大家说道:“好了,今天上课的时间已经算是结束了。今天的课太过仓促,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准备,就是在这里和大家随便聊了聊,如果大家不满意的话,还请见谅。”



掌声突然又响了起来。



学生当中有人喊道:“很满意!王教授继续讲吧……”



王谦笑了笑,摇头道:“我就不拖堂了,而且我再讲下去,我可能也不知道要讲什么了。最近太累,再过几天又要出国参加比赛,所以我想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今天的课,就真的结束了。大家可以下课了。”



语气一顿,王谦又指了指黑板上的那个楹联说道:“大家别忘了我留下的课堂作业,同学们有闲暇时间,又对楹联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再想个下联,写出来了就在微博上@我,或者找你们的萧教授……”



掌声已经停止。



大家再次看了看那个楹联。



目前为止。



除了刘胜男和萧冬梅写的两个。



其他人暂时还没想出来更多的工整的下联。



郭壮壮和他几个编剧朋友也是一样,暂时都没想出来。



所以,郭壮壮保持着沉默,不说话,只是站起身,当先转身走向出口,想尽早离开,别留在这里听别人说道自己了,他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肯定没什么好话给自己听!



吕春湖和唐河鹏几人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留在这里,走向前排,想和王谦聊两句,双方算是认识的熟人,打个招呼是必须的。



苏江生马上让几个老师去维护课堂退场秩序。



但是……



236.文化圈从南打到北?名校教授邀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