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战术   亮剑之军工系统[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战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厂长,厂长?”苏欣见张万和没反应,就又问了一遍:“咱们再打几发试试?”



张万和本想说什么,但喉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似的什么也说不出,就只朝苏欣点了点头。



接着又打了两发,都十分顺利,除了在第三发时因为突然刮起一阵风偏了些,不过还是面中靶子顺利起爆……靶子用的是汽车车门,恰好是横着放的,要是竖着放的就打不着了。



这时苏欣和张万和两人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我看能成!”张万和微笑着点了点头。



苏欣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兴奋的说道:“就是风偏率有些大,其它的暂时没发现问题!”



首长有些担忧的说道:“五十米的距离是不是近了点?咱们再远些试试?”



“成!”张万和点头表示同意。



五十米距离只是测试它能不能用的问题,拉长距离就是找它的射程了。



结果是随着距离拉长偏移目标量也随之增加,一百多米时就接连脱靶。



这是火箭弹的缺陷,而且无法避免。



原因是火箭弹不像炮弹……



炮弹出膛后就没有动力,风吹一点就偏一点受风力的影响不太大。



但火箭弹出膛后依旧有动力,风吹一点或是气流不均都会造成火箭弹角度偏差,于是就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像。



现代的火箭筒虽说纸面上的数据有300米的射程,但那是在这实验室里无风情况下打出来的。



实战中只要有1m/s的软横风……1m/s的风力只能算是“软风”,也就是比无风强一点连微风都算不上。



在这种软风的情况下打300米距离的目标居然能偏离1.2米。



因此实战基本无法在300米外用火箭筒命中目标,它的轨迹甚至无法预测,不是打风偏量能解决。



此时王学新制出的火箭筒勉强能在150米处命中目标,三发一中。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是大牛没有射击经验没掌握好风偏量造成的,要是熟练了,命中率还有进步的空间。



首长和参谋长对这一点还持有疑虑。



首长问着王学新:“王学新同志,这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一百多米的距离比起咱们抱着手榴弹和炸药包去炸鬼子的坦克要好得多喽!但是,如果在平原开阔的地形上作战,我们依旧很难靠近这个距离,能不能再改进改进?”



王学新回答:“首长,它的确有改进的空间,但我却认为我们更应该改进战术,用火箭筒灵活的与敌人作战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火箭筒的精度。”



“哦?”一听到“改进战术”这词首长眼睛就亮了起来:“什么战术,说来听听!”



首长是个战术专家,平时就喜欢跟别人讨论战术。



而王学新之前建议的“地道战”、“坑道战”、“反斜面战”这些战术,无一不不让首长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此时一听王学新又有新战术,马上就来了兴致。



第200章 战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