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5章 中秋【中二】   红楼如此多骄[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5章 中秋【中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群已经建立了。】



午后。



众女连同薛蝌齐聚于焦家。



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锁定在焦顺脸上,不约而同的期盼着他能吐出什么奇谋妙计。



焦顺却只是拉着薛蝌、薛宝琴兄妹问些日常的琐事,虽不触及什么私密,却问的十分仔细,且还不住用炭笔在纸上勾勾画画的做记录。



等问完之后,他又找宝琴讨要了几首她最得意的诗作,然后便开始对着方才的记录沉思起来。



众人都是心急火燎,可也不敢打乱焦顺的思路。



就这般沉默了足有一刻钟,他忽然又起身转到书桌前提笔疾书:



【隆源五年四月二十一,小满。



这一天雨水增多,江河渐满。



父亲生前曾说过:有小雪就一定有大雪,有小寒就一定有大寒,有小暑就一定有大暑,唯独小满之后绝无大满。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小满,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节气,更藏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幼时的我其实并不能体会这番话的深意,直到四年前幸福圆满的日子戛然而止……】



众人看罢这第一段,发现焦顺是以薛蝌的口吻写了篇起居随笔,文字虽有些拖沓俗白,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薛蝌更是看的五味杂陈,虽然父亲未曾说过什么小满,但月满则盈、水满则溢的道理,却曾不止一次提及,如今结合焦顺的文章细细回味,竟恍似谶言一般。



至于焦某人自己的想法……



他做文抄公的心愿,终于得到了一部分满足!



旋即他又提笔写了第二段文字:



【隆源五年四月二十九。



距离端午还有数日,但妹妹却已经兴致勃勃的准备好了一切。



因母亲最近犯了痰症,没办法出门去看龙舟赛,她还特意让人造了两个独木舟,一个大些、一个小些,说是等端午当日请母亲做评判,要在后院池塘与我决一胜负。



她总是能弄出这些古灵精怪的事情,让人在哭笑不得当中忘却烦恼。



父亲走后,我整日在外奔波劳碌,自以为独力撑起了这個家,直到去年母亲犯了痰症,守在床前与她闲聊时,才发现自己错的何等离谱。



天幸,家中尚有妹妹在……】



这独木舟倒是件实事儿。



但当时正忙于生意的薛蝌只觉得妹妹吵闹,如今经焦顺这一前后铺垫,他才惊觉妹妹的深意,一时大感惭愧。



宝钗湘云尽皆默然,林黛玉则是不动声色的将宝琴揽进了怀里,这屋里除了探春之外,又有哪一个不是幼年失去依凭之人?



宝琴目中荧光闪烁,有些羞臊的缩在林黛玉怀里,却又忍不住偷眼去看焦顺。



心道这焦大哥生的粗豪,据传更是不学有术之人,却没想到写出的文章竟有这等感染力——当然了,在遣词造句用典方面,也确实不怎么成。



第三段儿文字最长:



【隆源五年六月初六。



偶然看到妹妹在晒书,才惊觉已经到了六月初六。



父亲生前最喜结交儒生,又常以身无功名为憾。



故此自幼为我遍寻名师,希望我日后能金榜题名,以补全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然而……



在父亲走后,我已经许久未曾正经读过书了,倒是随身携带的算盘已经包了浆。



这时妹妹也看到了我,先是欢呼雀跃的往前两步,约莫是见我蹙眉,忙又摆出了一副淑女模样。



我不由得莞尔一笑,心里的遗憾也少了大半。



随口问起她最近有什么诗作,却不想竟得了十余首佳作。



其中一首‘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古今、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最是出彩。



不敢说是惊才绝艳,但十三岁的少年能有这等见识才情的,恐怕也并不多见吧?



何况她还是个女子!



我赞了几句,又忍不住感叹:她是男儿身,必能金榜题名。



不想她却信誓旦旦的反驳:我若是男儿身,在此晒书的就是哥哥了!



我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却又不知为何有些酸楚……】



这一段除了诗之外,基本上全是焦顺凭空编造的。



但结合薛宝琴的性格,却又一点都不显得违和。



薛蝌甚至恍惚中,真就以为曾与妹妹发生过这样的对话。



而薛宝钗这时隐约瞧出了些门道,焦顺刻意强调薛蝌的父亲生前与儒生亲近,又给薛蝌安上了逼不得已弃文从商的标签,再加上宝琴的诗才……



这是想潜移默化的扭转文人对薛家二房的看法?



再往下看第四段:



【隆源五年六月初八。



今天在母亲面前失态了。



盖因梅家突然来信,要求在年底之前送宝琴进京完婚。



宝琴才十三岁,离及笄也还有两年!



更何况母亲尤在病中,这时我怎么忍心把妹妹从她老人家身边带走?!】



这是到如今最短的一段,却是情绪转变最大的一段。



上一段还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忧伤,以及兄妹间美好的互动当中,这一段却陡然提到了梅家催婚的事情,让众人的心情也随之急转直下。



【隆源五年六月初九。



母亲说的对,梅世叔是堂堂翰林,焉能不知礼守礼?何况他当年困顿时,全赖父亲资助这才得以金榜题名,若没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又怎会急着催促宝琴进京完婚?



但母亲毕竟是在病中。



故此我在回信中详细阐明了家中的情况,期望梅家可以宽限一段时日,至少等到母亲的病情好转之后。】



第五段‘薛蝌’的态度明显又软化了下来,字字句句可见他对母亲的孝顺,又着重突出了对翰林的推崇,以及自家曾对梅翰林有恩的事实。



这时众人也都隐约猜出了焦顺的用意,可靠这起居随笔一样的东西,真就能重创梅家吗?



【隆源五年六月二十四。



梅家依旧坚持要妹妹进京完婚,看来果然是有迫不得已的缘故。



因母亲也一再催促,希望可以完成父亲的遗命,无奈之下,我已决议中秋之后携妹进京。



母亲虽不能前往,万幸伯母与堂兄堂姐皆在京中……】



【隆源五年七月十八。



梅家再次来信催促,母亲为此亲自带人整理好了行李,责令我立即进京……】



【隆源五年七月十九。



无奈启程。



登船后不久,宝琴的舱室里隐隐有哭声传出……】



这次焦顺一鼓作气写了三段,当然内容都很简短就是了。



而接下来也即将迎来重头戏:



【隆源五年八月初三。



第445章 中秋【中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