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充实的周末   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充实的周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个小木箱互相之间的力,你得看它们的方向和大小,最后肯定是互相抵消和叠加之后,只剩最后那么几个可以合成或者分解的力,然后你再代公式就可以了……”



“我草,原来这么简单……”



“不然你以为呢?就你这样还有胆子跟人打赌,我真是服了你……”



“林大神受我一拜!”



“不用不用……”



一个多小时后,江森一脸满足地从林少旭房间里走出来,满心欢心得就像一只刚刚吸干宿主毕生精华的寄生虫,终于到了从宿主体内爬出来,迎接羽化重生的时刻。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江森读的都是垃圾高中。而且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两次遇上的物理老师都是二十出头、没什么教育经验、脾气又极端暴躁的小娘们儿,于是差点连着两辈子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但这回,老天爷总算给安排了点过得去的帮手,很多郑红上课讲半天都没搞明白的题目,江森听林少旭用最简单直接的思路那么一解释,许多之前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关键点,顿时就拨云见日,彻底搞了个明明白白。



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只是听林少旭讲完三道题,江森就像是直接补上了高一这一整年的所有力学知识点,听懂后脑子里就一个念头。麻辣隔壁的!原来就是这么点破玩意儿?



老子还真以为自己智商有问题呢!



感情就是老师垃圾!



不教还好,越教越把人往坑里带!



赵志敬教杨过,能教出个什么鬼啊!



江森开心又膨胀地回到302寝室。



这个时候,胡启也回来了,见到江森,就露出一个看起来憨憨的笑脸。



江森也跟个小老头似的,随口招呼道:“回来啦?”



“嗯。”胡启点点头,话不多,低头继续写作业。



同样身为篮球队的队员,胡启作为替补,一般能不去训练就不去,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好好学习上,只有教练喊集合,才会不得已去隔壁楼上锻炼起来。



江森看得出来,小胡对打球这件事,还是挺不情愿的。



说是替补,其实也就是陪练,每次比赛都没什么上场机会不说,还得跟着学校的大巴车跑来跑去。按他自己的话讲,就是有那个跑来跑去时间,还不如在寝室里睡一觉。



但学校明摆着也就是欺负孩子老实,非要拉他去当个人肉背景。不为别的,就为这年头的孩子身高普遍不怎么地,像胡启这种高高壮壮一米八多的,放在人堆里就显得很有声势。



江森在他跟前一站,看着就跟没有似的。



“回来啦?学到什么武功秘籍了?”



江森和胡启刚打完招呼,邵敏就迫不及待地问起江森的偷师成果来。这回江森真的怕说出来吓死他,反倒不吹了,摆手道:“没什么,就是让他说了下物理那几道题。”



邵敏一听这话,顿时笑道:“妈的,你这属于变相抄物理作业啊!”



“咱们物理有作业吗?”文宣宾一脸茫然地抬起头,又分神地翻了翻他那本记录各科作业的小本子,没在上面找到物理作业,很是疑惑。



好在张荣升解答道:“没有,郑老师星期五没留作业就走了,就是那几道题。”



“哦……对对对!”邵敏拍拍脑袋,连声说着,又问江森,“那你作业都做完了?”



“星期五晚上就写完了。”江森答案说着,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胡启显得很老实插了句:“江森太勤奋了,而且好厉害啊。”



江森道:“学生写作业,牛人拿高分,都是本分。”



邵敏和张荣升都不接话,嫉妒使两个人一起面无全非。



江森也同样没那么多话想和他们两个说,跟着林少旭高强度学了半天,这会儿身体没那么难受了,胃口也回来了,打开桌上的塑料袋,拿出里面另一颗茶叶蛋剥开,趁着还没坏,赶紧两口吃下去,又忽然对胡启道:“小胡同学高中毕业可以去当兵的,我觉得挺适合你。”



胡启微微一愣,腼腆地笑道:“你这个话,我爸也说过。不过我妈还是让我好好读书,最好能考个大学,考不上的话,到时候再说……”



“能考上当然最好啊……”江森道,“你打算报理科还是文科?”



“理科吧……”胡启道,“文科感觉好难啊,好多答案看起来都一模一样的,看都看不懂,还是物理化学这些课,答案明白点。”



这认识,显然又跟张荣升有区别了。



张荣升是觉得文科简单,看不起文科,胡启是觉得文科模糊,宁可选理科。两个人,张荣升有这个反应,属于典型的书读得太少,而胡启的这个反应,则是因为书读得太浅。



读书不博不深,文科就很难学到妙处。



文科的真实门槛,其实不低的。



所以在江森看来,按理说越是像十八中这样的垃圾学校,就越应该减少文科班的数量。因为不客气地说,那些以为文科就是背书的家长和孩子,本质上根本不明白文科的真实内涵和意义到底是什么,也就更加无法针对性地将这些科目学懂、学透。



事实上别说是那些文化水平有限的家庭,就算是江森自己,后来也是经高人指点,才恍然意识到学文科的前提是什么,明白到只有前期“内功”到位了,后期的“死记硬背”才能形成“功力上的积累”。也只有先摸到这一点,学生才能脱离纯粹记忆的范畴,然后就像学高中化学那样,对各种元素的理化性质记忆得越深刻,就越容易理解每道题目的关键在哪里。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强记忆,来回比照,循环验证,直至大成。



而末流高中里头,是很难有老师能把孩子带到这一步的。



而且就算老师到位了,学生自身的资质,也不好说能否对老师教的东西心领神会。名师高徒,必须互相成就,缺了一半,那都不是效果打折的后果,而是直接就崩掉。



因此对那些实在开不了窍,无法领悟到文科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处的孩子,还真不如高中阶段多学点数理知识,这样将来哪怕是去修汽车、做电焊、贴瓷砖、开挖掘机,多干点实实在在的工作,也比当一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一千年的嘴炮要强。



而绝不应该是像文宣宾这样,选择文科的目的,就是纯粹为了逃避困难,并自以为能占到什么便宜。然后到最后很有可能就是理科也没学会,文科也没学懂,白上三年高中。



所以具体说回到十八中,就是这破学校,压根儿就不该给文宣宾这类学生自主选择分科的机会。按江森的设想,类似十八中这样的学校,就该在文理科分流之前,最起码先搞个筛选过程。统一摸底考试,择优录取,先把文宣宾之类的学渣提前扫到理科班去,然后凑够一部分天资较好的孩子,干脆就拿文科班当重点班来教,这样反倒有可能出点成果。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非要五五开,分出四个理科班、四个文科班。未来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直接培养出三个班的半文盲来——上网看着官方通告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不懂是什么意思,哪天再被个别人用高大上的语言诱导一下,指不定当场就能连祖宗都卖了的那种。



——这也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江森往后看二十年,实实在在能看到的东西。



当大量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为谁而学、学完又该怎么用的假文科生走上社会,一方面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另一方又能自我感觉良好地指点江山,空顶着一个大学生的帽子,对社会的理解,却可能都没田间地头的老农看得明白,更别谈什么深刻。



多数时候,这些人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怨社会不公、群众脑残、领导眼瞎,在无法为社会做出什么具体贡献的同时,还制造大量无谓的社会矛盾。而更可怕的是,一旦让这些人找到向上爬的路子,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会被更加无限放大,在某些位置上坐得越久,对社会的造成的伤害就越难以计算。



到最后,他们自己变成国家和民族罪人,然后拍拍屁股就跑路走人。但代价,却需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几代人来偿还。一个假文科生对社会的破坏力,有的时候,完全能相当于一颗无形的核弹,砰的一声,就把几代人的心血和积累给炸得灰飞烟灭。



对,没错,说的就是戈那个什么夫!



第二十章 充实的周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