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彼时彼刻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彼时彼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某听闻,得仁义者得天下,失仁义者则失天下,玄德公以为此话如何?”



“确是如此。”刘玄德受儒家熏陶极深,仁义之说,刘备自然大加赞赏。



“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玄德公以为如何?”



“先贤之言,真知灼见。”刘备颔首称道。



“某曾听闻,民如水,而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西汉末年王莽之乱,始于朝廷内乱,是外戚之乱,而非是民乱。



而今黄巾起义,四海嚣嚣,今跨州连郡之贼,昔日安分守己之众民也!今民怨沸腾,是水将覆舟!”



“王莽之乱,不过皇权易手,汉祚尚可存续;黄巾之乱,却是大厦将倾,根基崩塌,难以为继。”



李孟羲一番话说完,他对自己的口才极为满意,他叹息着,缓缓摇头,一副为大汉王朝行将就木而感叹不已的模样。



(难道,我大汉当真要亡……)刘备内心哀嚎一声,眼前一黑,整个人颓然欲倒。



勉强用双手撑住了矮几,刘备欲要再辩。



“玄德公是否想说,天命玄谈,非我一个黄口孺子可置喙?”



刘备默然。



看刘备默然,李孟羲便知道,自己猜到了刘备的心思。



他缓缓站起,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扶着弟弟的肩膀,举止间,仿佛腹有百万兵机,从容不迫,“天命?呵呵。”李孟羲颇具讽刺意味的呵呵两声,“岂不闻,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纵有天命,五世亦斩。”



“秦亡之时,百姓揭竿而起,共抗暴秦。”



“今百姓揭竿又起。”



“昔日秦失其鹿,今汉亦失其鹿,秦末路如何?汉末路又当如何?彼时彼刻,不恰如此时此刻?”



“玄德公,某言尽于此。”



语毕,李孟羲拱手告别,径自走出大帐,一左一右守在大帐出口左右的关羽和张飞并未做何阻拦,也因为少年把三人驳斥的的体无完肤的缘故,关张二人对少年颇有不喜,故此,也并未出来相送。



直到少年走出很远,回到了俘虏之中,呆若木鸡的刘玄德突然掩面嚎哭,“苍天啊!当真不佑我大汉?”语罢,泪如雨下。



哭声之大帐中传出,离几十步外的俘虏们也能听到。



其声悲切,闻之令人动容。



“二哥,咋了?”砖头不知发生了什么,轻轻拉了拉哥哥的衣角问到。



李孟羲看了看一脸求知欲的弟弟,他笑了笑,摸了摸弟弟头发糟乱的脑袋,“砖头,你这头发得洗了啊,扎手。”



李孟羲顾左而言他,丝毫不说大帐为什么会有哭声传出。



砖头茫然的挠了挠头,头确是痒痒的。



外面的阳光明媚,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沐浴在阳光下,初秋时的微寒也不是那么冷了。



李孟羲闭目沉思,思索着刚刚经历的一场舌辩的得失,计划下一步打算。



却不想片刻后,张飞手持马鞭,气冲冲的朝这边来了。



第十二章 彼时彼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