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大风起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大风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问到这里,刘备头向后一转,“三弟,你去把那个……”



“罢了罢了!”李孟羲赶忙制止,省的张飞去跑一趟。



“明日再看不迟。”



小甲,顾名思义,应该是一种很小的铠甲。汉朝制式铠甲,大多是扎甲,少量是皮甲和其他诸如藤甲之类的异种甲,刘备所说的小甲,应该就属于扎甲的一种。



明日细看,便可得见分晓。



“孟羲,接下来,我军该如何行动?”之前谈及杂事的闲谈到此结束,刘备郑重问计。



“如何行动?”李孟羲被这话问得有些发懵,随后便明白过来刘备问的是什么。



细思片刻,综合前世的记忆,再结合当下局势,李孟羲觉得可以回复刘备了。



“今有黄巾之乱,却也正是英雄用武之时,玄德公当多多招募兵马积蓄实力为上。”



“孟羲是说,我等可趁黄巾之祸,多立战功?如此,待黄巾事了,朝廷论功行赏,或可得安身立命之所。”刘备很赞同李孟羲的话,连连点头。



这也正是刘备自己所想的,建立功勋之后,从此踏入仕途,如此方能施展抱负。



亏的李孟羲把大汉朝廷的弊病剖析的干干净净,到了现在,刘备还是对大汉心存幻想。



“我军要紧之事,非是多立功勋,而是——多敛钱财。”李孟羲打断了想到未来能平步青云一飞冲天而陷入自我陶醉的刘备,淡淡的说到。



“这……不立战功,只敛钱财,却是何故?备不知其深意,请孟羲明示!”刘备大惑,不解其意。



“纵我等立下天大的功勋,玄德公以为,朝廷当真会论功行赏?”李孟羲出言讽刺,“朝廷若能功赏分明,自能刑罚分明,刑罚若是分明,庙堂之上,又怎会奸佞当道?”



“依我看,待平定黄巾之后,百般功勋不如黄金千两。有大功而无钱财者,可得小官;有微功而钱财不缺者,可得中官;无尺寸之功而有巨财者,可得高官。”



“功勋二字,实比不过金银之物。所以,玄德公不妨早作打算,备足金银。十常侍为汉皇所宠,择机用金银赂之,可得于富饶之地为官,然后以此为根基,招兵买马,大事可图。”



李孟羲一席话说完,刘备颓然长叹。



被李孟羲一番话点醒,刘备觉得,黄巾平定之后,朝廷极大可能会李孟羲说的一般。



可怜有功之士尽受委屈,钻营之辈却一跃高位,如此,岂不寒了忠士之心?



有志之士与朝廷离心离德,如此以来,汉室危矣。



大汉前景暗淡,刘备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来来回回的走动,心中烦闷,由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孟羲再提聚敛钱财之事,刘备坚决不允。



——



“就为一官半职,我得以敛财为先,征讨黄巾为次?”刘备把矮几拍的震天响,气的鼻子要歪了。



“对。”李孟羲面带笑意看着刘备,轻轻的点了点头。



“我还得对十常侍笑脸相迎,求着阉竖收下搜刮来的钱财?!”



“对。”



“就这样,能不能得个好官还要看阉人的脸色?!”



“对。”



“那干不了。”刘备气急,索性侧对着李孟羲坐下,不去看他,“我兄弟三人,就是当白身,也不愿去贿赂阉人!”



“可你兄弟三人,就是白身啊。”李孟羲一句话,让刘备没了脾气。



刘备立刻就没好气的瞪了李孟羲一眼,也亏是自家军师,伶牙俐齿的厉害,要换了别人,早就一拳头上去了。



“气消了吗?”李孟羲面上淡淡的笑意依旧。



第十七章 大风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