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欲征长社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欲征长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家小军师长于时势,却拙于军略,刘备也不再强求,转而和二弟商讨兵机去了。



李孟羲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也不打搅。



“玄德公,长社在哪?”李孟羲突然发问。



“长社?”刘备抬头,疑惑的看着李孟羲,“长社……在……二弟?”



刘备思索片刻,一时想不起来长社到底在哪,转而去问关羽。



关羽沉思数息,“长社在颖川境内。”



虽不知孟羲为何突然问长社一地,是何用意,但依刘备对自家小军师的了解,自家军师多有神异之处,骤然发问,其中必有缘由。



“孟羲,为何突然问及长社?”



李孟羲眉头紧皱,并未立刻回答刘备。



难道直接让他说,奥,原本的历史中,黄巾和官军的决战就在长社附近,早些杀过去,撞上大战挣得大功劳的机会多一些吗?显然不能这么说。



“关将军,我军若一路直杀向长社,途径多少郡县?”



关羽看了李孟羲一眼,他用手指在酒碗中蘸了蘸,以案为纸,以酒做墨,以指做笔,在按上开始画起,“我等今处涿郡,向南两百余里,为河间,河间西进至信都,信都南进至清河,清河西南为广平,广平再南,为东郡,东郡南进为山阳,再西为陈留,再西便是颖川。”



说话间,关羽用酒水在矮几上画了曲曲折折的行军路线。



“不管其他,直赴长社,最少也要途径十余郡,三十余县,数百上千里之遥。”



李孟羲点了点头,“今黄巾军势如何,所言为时过早。我料官军与黄巾最终之战,必在中原腹地,长社附近。”



“孟羲竟如此笃定?”刘备大奇。



“无他。”李孟羲轻轻一笑,“中原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原富饶,天下膏腴之地尽在中原。中原土地多,人口必然多,黄巾自然会也多。”



“黄巾主力肆虐之地,如何不是官军与之决战之地?”



李孟羲的一番说辞,有一定的道理。



刘备和关羽陷入了沉思。



“我军可直扑长社而去,一路直去,沿途必多有征战,不愁无仗可打。”李孟羲建言。



其实李孟羲说最终之战会在长社,刘备和关羽是不怎么信的。但是说决战之地在中原腹地,刘备和关羽都坚信不疑。



涿郡位于幽州境内,而幽州位于北方,离中原略远。



所以,李孟羲建议早早杀向中原,这一提议在刘备关羽二人深思之后,深以为是。



刘备义军的行军方略,就此被定下。



刘备决议不日拔营,直杀长社。



穿越者未卜先知的视角,是巨大的财富。



李孟羲虽然不知东汉末年黄巾军各部的行军路线,但是他记得最终决战的战场在哪。



既然最终一战是在长社,那么由果推因,必然是先有大量黄巾军兵力在以长社为中心的区域活动,所以决战才会在长社发生。



因此,直扑长社而去,能遭遇大量黄巾。



战斗会很多,也会更危险,然而危险与机遇是并存的。



如果能赶在官军之前,刘备能阵斩张角,那无疑,黄巾之战后,刘备从默默无闻,可一举成名,从汉末众多豪杰之中脱颖而出。



这份政治资源,必须抢到手。



“我军骑兵太少,不利于速战速决,玄德公可立刻着手准备收集马匹,多建骑军。



今只有三十余骑,不堪大用,若有五百骑,可胜步兵五千之众。”



刘备深以为然。



大兴山一战,黄巾中有不少骑兵,可最后黄巾军溃散,骑兵逃的飞快,最后一个不剩,战后清点战获,马匹只有四五匹。



第二十三章 欲征长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