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中间阵与错列法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中间阵与错列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羽沉浸在思考中,还未回过神来。



李孟羲于是安静的等着。



关羽内心此时如翻江倒海般翻腾不已。



圆阵变锥阵很复杂,每每两阵之间转变时,总是看起来乱糟糟的,迟迟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想今日被李孟羲一策解决。



在本来的圆阵变锥阵之间,多加了由圆阵变方阵的过程,虽然多变一阵,可变阵反而神奇的变得简单多了。



关羽从沉思中回转过来,他停在长髯上的手终于再动了,看着李孟羲,关羽眼神略复杂。



李孟羲前策提议变大锥阵为小锥阵,关羽本以为已是绝佳良策,没想到第二策一出,远胜前策。



先说前策,锥形阵变阵的由全营的人变为少数指定的人,人少,变阵自然飞快。



可依然有一个问题。即,破阵,我军必多有死伤,一次破阵,负责破阵的锥形部分就消耗殆尽。



下次要再组锥形阵,还得继续指派特定的人,并且再训练。人再少,锥形阵也要训练站位和兵器配合等。



如此以来,每一战过后,锥形阵都要重新训练锥锋,这样会很花费很多精力。



再看李孟羲第二策,首先是只是简单的加了方阵,就让变阵过程中的混乱问题迎刃而解。



再接着,李孟羲所说的错列变阵法,远胜前策的锥形小阵。



错列法不用再特定指定人,也不用每战有损耗之后再训练“锥部”,只要让每列前后错开一定的距离,必然还是锥形阵。



就算人员损耗严重,每列前面的人死伤殆尽,下次再变锥形阵,一错列,锥形阵就又成了。



而且关羽敏锐的发现,李孟羲的错列法让锥形阵可以有更多灵活的变化。



既然是错列,每列错开的距离就可以规定是错开一人距离,还是两人距离,还是三人。



错开人数的越多,阵就越尖锐,反之,锥形阵的阵尖就更厚重。



甚至可以,数列错开,再数列不错开,若是纵列足够,岂不是可以组成有数个锥部的特殊锥形阵?



小小的普通锥阵,变成变形金刚了。



越细思,关羽越觉得很多思路被打开了。他不由得双手摩擦着双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见关羽已经回过神的样子,李孟羲再次进言,“我观方阵最为规整,由方阵变为其他阵型,也最为简易和迅疾。”



“或可令方阵为“中间阵”,繁复之阵互相变化多有不易,不妨都可先变为方阵,再行变幻。”



“好!”关羽拊掌大赞。



关羽负责训练义军时日已不短,不仅圆阵变锥形阵容易产生混乱,锥形阵变鱼鳞阵一样混乱,雁行阵再变锥形阵同样如此。



如今被李孟羲一语挑明关键,众多问题迎刃而解。



设方阵为中间阵,此策为最上上之策,短短六七言,足可为诸般军阵变幻之要旨。



与此相比,李孟羲所说的错列法,不过能用于一二军阵罢了。



一个足以成为总纲,是战略高度,一个只是战术高度,自不可同日而语。



昨夜是春秋,今日是兵法,不足一日一夜之内,关羽被狠狠震惊了两次。



再看向李孟羲,看他面容稚嫩,看他面黄肌瘦,看他一身麻衣粗简,再看他正陪弟弟在地上乱画着玩。



如此异才,幸甚相遇。



第五十四章 中间阵与错列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