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章 无有可奔袭之兵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无有可奔袭之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忍不住笑了,弟弟也不知道为什么哥哥突然笑了,但是没必要跟弟弟解释:“其实我是在糊弄你。”没有必要这样解释。



所以刘备关羽笑李孟羲,李孟羲摸不着头脑。



刘备之前不知张辽,今日被关羽随口一说,才知张辽之名。



关羽虽夸张辽勇武,但刘备从关羽的话语和神情之中,猜到了实情,那就是张辽确实勇武,却不及二弟之勇。



刘备一句没问,却能听出言外之意,李孟羲无此本事。



其中微妙,只有靠李孟羲自己慢慢体悟了。



——



关羽摘下头上绿帻巾,拿起铁胄试着要往头上戴。



关羽一戴,很尴尬,根本带不进去。



“孟羲,你这铁胄,太小了。”关羽把铁胄还给了李孟羲,“你是给自个编的吗?估摸也就能你自己能戴上。”关羽笑着说。



铁胄没问题,甲片压的很密实,因为小巧,看着更显精致,可实在是太小了。



“不是给我自己编的,是给砖头编的。我自己编,看不出是否合适,给砖头编,合适与否,我便能一看而知。”李孟羲解释铁胄编的这么小的原因。



刘备笑言,这真是以人为镜,自己带胄,无法自视,给砖头带上,一目了然。



刘备夸李孟羲才思敏捷,李孟羲忙说过奖。



其实先给砖头做甲,除了方便看效果这个原因在,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砖头,给砖头编一身合适他穿的甲,就多了一层保障。



兵荒马乱的,小心无错。



前几日,刘备关羽每夜与李孟羲畅谈,总有所得。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恰如刘备和关羽之于李孟羲。



所以今夜刘备安排完中军扎营作夜诸事之后,不亲辛劳,又来找李孟羲来了。



李孟羲关羽找他,真是聊天的,于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间或夹杂着一两句妙语,倒让聊天的氛围其乐融融。



可是军略一事,李孟羲迟迟未说。



聊天间隙,刘备迟疑了下,主动问询,“每日相问,孟羲必有看出我军疏漏之处。不知今日,孟羲可有看出我军一二不足?”



刘备笑问。



“额……”一时语滞。



今天好像还真没注意,哪有问题。



李孟羲不由皱眉,冥思苦想。



片刻后,他眉头舒展。



“若说疏漏,还真有一处。”李孟羲沉声说道。



刘备和关羽坐直了身体,准备洗耳恭听。



“义军自出涿郡,行军日程相累,当已有数百里,敢问二位,行军之时,士卒可有掉队者?是否行军十里,兵卒前后散乱近里,行军至五十里,军卒前后拖延数里,至行军百里之时,军士散乱大半,已无战力?”



刘备和关羽相视一眼,然后各自沉思。



末了,还是熟读兵书的关羽先说道,“从涿郡行军开始,士卒随行辎重车队左右,无有掉队。”



刘备接着关羽的话,点头说道,“确无有掉队。”



李孟羲咧了咧嘴,他挠了挠头,眉头皱的更深了。



辎重车队速度慢的跟走路一样,保持这个速度,确实不至于有人掉队。



李孟羲低着脑袋,看着篝火,看了良久,突又抬起了头,目光看了看关羽,又看了看刘备,“那长途奔袭呢?士卒带五日之粮,一日奔袭七十里,可曾试过?”



关羽道:“未曾。”



李孟羲再问,“若今令将军率数百卒,一日奔袭五十里以拒敌,将军是否能为?”



关羽手捻着长须,眉头紧锁,一双丹凤目微眯,“……能为。”关羽的回答有些不坚定。



“能为?”李孟羲面带笑意,反问。



第八十五章 无有可奔袭之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